作者:彭科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7-14 10:08:20
选择字号:
张杰院士:大学文化和精神是民族创新命脉所在
 
■本报见习记者 彭科峰
 
“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国家,一流国家的建设需要一流大学的支撑,反之亦然。”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用这样的语言表达了加强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并表示大学文化和精神是民族创新命脉所在。
 
30年来科教进步令人鼓舞
 
在谈及“新时期的转型升级与中国教育发展”时,张杰表示,自己经历过上山下乡,当时尽管物质生活困难,文化环境贫瘠,但是内心始终是丰富的,“因为我们心中一直有梦,一直有一个个人成才之梦,一个中国繁荣富强之梦”。
 
“我清楚记得,上大学时,图书馆总是人满为患,熄灯后的宿舍总是灯光点点,大家对知识和科学的渴求在整整蛰伏10年后被激活迸发。那时,老师们十多年没有上讲台,他们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和毕生的所思所想都一下子传授给我们。”
 
张杰说,30年来,我国的变化如同沧海桑田,国家从百废待兴走向繁荣富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提升。他认为,30年的变化并不只是数字和外观的变化,更是一系列最广泛、最深刻的观念和文化上的剧变。而所有剧变中,最令人鼓舞的当是科学和教育的进步。
 
大学是社会良心的最后堡垒
 
张杰认为,大学作为教育的最高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是知识的继承者、创造者和传播者,更是人类的思想道德、精神文化的根据地和制高点,更是整个社会良心、公平和正义的最后堡垒。因此,大学的文化和精神不仅仅是大学的追求和灵魂所在,更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创新的命脉所在。大学对人文精神和学术文化的追求,将决定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
 
他说,我国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国家,一流国家的建设需要一流大学的支撑,反之亦然。当今中国正处在发展转型、创新驱动的关键时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已上升为国家最紧迫的战略需求,大学因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根本职能属性,将肩负比其他任何历史时期都更加艰巨的社会责任。因此,当我们的国家在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的时候,我们的大学也要相应地探索一条独特的成长路径。
 
张杰还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所进行的努力。他说,上海交通大学在过去5年多的时间里,主要通过构建与完善三大体系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框架和实现路径。这三大体系分别是:卓越的人才成长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文化传承引领体系。
 
“文化的本质就是为生活提供梦想,我们将每位师生的梦想与学校的发展愿景结合在一起,于2007年开始制定《交大2020发展规划》,全校上下达成共识。学校的发展理念开始‘由数量到质量,由外延到内涵,由物本到人本’发展方式的转变。”张杰说,上海交通大学注重建立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倡导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高度重视人才强校建设,率先开始构建人才金字塔,大力引进高水平师资人才,深入开展四位一体的综合改革。
 
张杰表示,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中国科学报》 (2012-07-14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