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尤小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6-6 9:01:54
选择字号:
大学校园建筑:美的想象,还是权力的隐喻
 
■尤小立
 
大学校园建筑有两种功能:一是美育,二是传承。美育是就建筑本身的外形而言的,好的建筑必然给师生带来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传承则既包括外形,又与内涵相关。由于建筑留存着的岁月流痕,作为一代又一代前辈师生动人心弦的故事的实物布景,后人不仅可以睹物思人,也可感受到校园内的审美演变过程。因此,大学校园建筑是大学历史的活化石。
 
本来,人们关于大学建筑的想象只有一种,即美的想象。可是,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张,大学城和新校区的纷纷涌现,另一种联想也随之产生。这种联想与校园新兴建筑有关,它是通过奢侈的、世俗的以及不美的校园建筑联想而产生的,是建筑背后有关权力的隐喻。
 
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大学校园里出现一座豪华版的“美国白宫”是不合适的,因为它与中国大学校园的环境和氛围不协调。如果 “白宫”前面,再站几位彪形大汉,让人错以为是美国总统在长春的“冬宫”,那就不仅有些黑色幽默,而且涉及到国家主权了。在校园里建造“白宫”,不只是崇洋。“白宫”乃是美国总统府,其权力隐喻也让建造者潜意识里的权力愿望得到了满足。
 
建造“白宫”的决策者解释说,他们模仿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与白宫无关。但建筑本身是有语言的,它能让所有决策者以外的人都联想到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那座真实的白宫并不是偶然的。
 
这些年,各地建设的大学城和各大学建造的新校区,很少给人以美的惊讶。所有的一切,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大”。二十几年前,我们只有在清华大学才有坐校园公交的奢侈,现在,不仅所有大学城都需要坐公交,就是在一所大学里,靠双脚走天下,也难免“减肥”之讥。
 
之所以建造得“大”,是因为要“从长计议”,即所谓有长远眼光,这个理由又得到了“扩招”政策的支持和证明。但今年开始“扩招”放缓,空旷的校园,是不是也要恢复成菜地和稻田呢?
 
其实,在决策之前,从政府到大学,没有哪位决策者真正想过,可以先请专业机构,用科学方法预估一下建设的实效性,科学地测算一下长远性的限度。所有的决策者都只有“抓住机遇”的心态,疾走奔忙,跟风、攀比,结果就是校园越造越豪华,大楼越造越不雅致。
 
由于建设大学城和新校区时都在秉持“日新月异”的精神,很少有人去考虑建筑上的传承、新旧校区之间的关联,或怎样使本校的传统得以延续。反映到校园建筑上,便是新校区与老校区的反差极大。做得好一点儿的,也只是加一点点缀,表明关联;做得不好的,就干脆在建筑的外立面上贴一个校徽,算是宣誓领地。许多大学城和新校区的建筑,只给人“新”的印象,却少有区分。这种建筑设计的理念,实质上并未超越筒子楼时代。
 
校园建筑建成何种样式,本身见仁见智,但注重本校的历史传承,注意与普通商业、金融业有所区别是一个基本原则。无论获得多少的投资,把大学校园打造成曼哈顿,也肯定是不妥当的。笔者甚至认为,校园建筑不宜太高,色彩上也要给人以温馨和舒适为宜。动辄二三十层的高楼,给人的压迫感、心理紧张和失重感,对从容治学是不会有帮助的。而进一步看,中国大学校园里中国元素的体现,也是一个问题。加个大屋顶或修几处飞檐翘角,就算“中国风格”,与西装侧面开个衩,就说是与旗袍有关的中国元素一样,只能贻笑大方了。
 
如果说,几年前,山东一所大学修建得看上去像水利工程大坝一样,长达140米的校门,是因为他们审美品位不够专业的话,这次长春的山寨“白宫”出现在建筑学院的校园里,确实值得人们思考。
 
我们当然不必把板子打在长春建筑学院的所有教师身上,这样对他们不公平。以现有大学体制,他们不可能参与决策。但拥有权力的决策者和参与决策设计的专家又如何解释呢?沈阳方圆大厦入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全球十大“最丑”建筑之一后,沈阳建筑设计院的一位副院长竟然声称,方圆大厦是“一座成功的建筑”。这样的“专家”无疑是拥有建筑设计资质,有许多等级、获奖证书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专家的“良心资质”合不合格?
 
从近些年大学里不断出现的“审丑事件”也可以看出,长期单一的工具化、技术化教育所造成的知识上和审美上的盲点,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决策者或拥有权力者的决策能力。假设长春建筑学院准备建造图书馆时,能够预先听取更多师生的意见,还至于如此这般地“闻名全国”吗?看来,建立一个旨在限制权力的协商机制,已经是大学管理的当务之急了。
 
《中国科学报》 (2012-06-06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