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辉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2-4-26 9:33:36
选择字号:
光明日报:南科大预示高等教育多向分流
 
4月25日媒体报道,教育部已向广东省政府发出通知,正式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并将其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8000人。南科大校长朱清时院士在接受采访时强调,8000人是学校的长远目标,其中还应该包括研究生的数量,“学校在前五年的招生最多为2000人”,因为“我们希望南科大能办成精品”。
 
南科大获批,意味着该校精英化教育的尝试得到了认可。按照朱清时院士的设想,南科大“前五年的招生最多为2000人”,即平均每年招生不超过400人,名额十分珍贵。这种精英化的高等教育,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其目标非常明确:培养大师(学界精英、科研专家、学科带头人等)。与之相对的大众化教育则更多强调学生应用水平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增强、职业技能的娴熟。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模式在一些欧美国家长期并存、相互补充,成为这些国家优质高等教育体系的支撑。
 
而在中国,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分界并不明晰。大规模的并校扩招,客观上实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盲目扩招,太过笼统。举国高校都疲于扩大招生规模,一些大学的培养水平出现滑坡;二是重学轻术、重科轻技思想严重。在高校评估中,高职院校处境尴尬,于是不得不拼命升本。笼而统之的高等教育,往往导致学生既不“学”又无“术”。这不利于学生就业,更不利于培养大师。因此,一些专家发出“大众化背景下还需重视精英教育”、“高等教育亟待分流”等呐喊,这并非没有道理。
 
近些年,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吃香,许多普通高校现在也在尝试职业化教育,以突破不“学”无“术”的尴尬。专业学士、专业硕士等全新教育形式的出现就是例证。高等院校越来越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这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自我救赎十分及时。不过,与之相对的精英教育的回归却相对迟缓。南科大的获批可以看做一个标志,一个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发展精英教育的标志,一个中国教育多向分流的标志。当然,这并不等同于“芬兰的二元教育”,而是符合中国教育特点的一元多向教育,是“根据人的不同特征和社会不同需要形成的多样化教育”,并非简单地将教育分为职业教育和精英教育。
 
教育部已正式授予南科大合法身份,不过该校此前自主招收的40多名学生的合法身份尚未得到解决。对这些敢于亲身参与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的孩子们,我们是不是也能给些机会呢??南科大培养大师之路任重道远,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之路任重道远。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