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文婧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2-3-27 11:09:33
选择字号:
科技日报:22岁学生正教授带给我们怎样的联想
 
过去的一周,“中南大学聘请22岁的刘路为正教授级研究员”成为科教界的热点。他创造了两个“中国第一”——第一个大学没读完就成为教授的人,第一个22岁成为教授的人。
 
这位22岁的正教授带给我们怎样的联想?
 
在可查证的资料中,中国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前应该是著名外交家、书法家、1904年10月出生的叶公超先生,他1924年获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1927年任暨南大学外国文学系主任、图书馆馆长,并兼吴淞中国公学英国文学教授,时年虚岁23。
 
在叶公超那个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是值得回味的,一是名校甚多,清华、北大、中央大学、浙大、西南联大、燕京大学等,都跻身世界前100名;二是大师辈出,20余岁的教授亦大有其人,如胡适、钱钟书、陈省身、华罗庚等,他们不仅国内有名,而且也颇具国际知名度;三是学科实力较强,清华的文史、数理,北大的文史,协和的医学、交大的工学、南开的经济学、东吴的法学、金陵大学的农学等,都名扬海外;四是教授稀缺,一般的大学都只有几名、几十名教授,连清华与北大也都只有约100名教授;五是职称非终身性,比如叶公超1927年在暨大、吴淞是教授,1929年到清华也是教授,但1935年到北大就只是一名英文系讲师;六是教师学习机会多,清华规定教师每4年即可公费、带薪出国研修一年,北大、中央大学和武汉大学等规定任教满7年可以出国进修一年;七是教师待遇好,北洋时代教授月薪可达白银200两,五四前后可拿到近300银元,民国时可拿600元左右,折合成今天的购买力,月薪都超过了万元;八是教师慎独于学问,战前生活在清华园的王元化就说:“当时的教授看不起一般在国民党当官的。”九是教师积极服务社会,不仅在席卷全国的政治运动中,都有教师的身影,他们还资助青年,自办《新青年》《独立评论》等刊物,发挥社会影响;十是培养的学生质量高,大学生毕业后多成为社会名流,出国留学生约20万,归国率远远超过90%,回来从教的超过60%成为了教授。
 
中南大学擢拔22岁大三学生为教授,并给予其100万元的奖金,这本身体现的两点,很有意思,第一点,刘路不是被评为正教授的,而是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也就是说刘路可能像当年的叶公超一样,现在在中南大学是教授,过几年到别处去了,或者中南大学觉得它不符合教授条件了,他就可能不是教授了,这种压力或许可以避免一些专家担忧的“方仲永悲剧”的发生,即使发生了“方仲永悲剧”,也没有什么大不了,那时候不聘他当教授就行了。第二点,刘路被聘为正教授,并没有我们习惯了的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也没有国际权威期刊上的论文,只是一项硬东西——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这对我们打破以往评职称论资排辈、量化科研项目与论文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相比于叶公超那个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我们现在差的不是钱,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决心,而是缺少大师,缺少培养大师的环境。当然,在知识更新、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师的成长远比叶公超那个时代要难。中南大学特批刘路硕博连读,为其“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奖金100万元,在国内外、在全世界、在设备领域最好的地方去讲学、访学,丰富他的阅历,给他的科研提供更好的平台,不管最后刘路是否能够成为大师,但这种尝试比让特批姚明硕博连读有意义多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