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心见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2-10-23 10:35:09
选择字号:
全球学术造假增长趋势引发广泛关注

 
10月19日,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日本科学界造假风波暂告一段落。日本东京大学宣布,对谎称实施了世界首例iPS细胞临床应用的东大医学部附属医院特任研究员森口尚史予以惩戒解雇的处分。
 
无独有偶,3位美国研究人员受《自然》杂志一篇文章的启发,在近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也发表了一篇关于科技期刊稿件的研究报告,不过他们研究的是期刊撤稿问题,研究的结果却同样令人扼腕。
 
学术打假,一时间似乎突然成了科技界乃至公众无法不关注的话题。然而,公众如果了解了学术造假近年在全球迅猛增长之势,就会理解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近期为什么在学术打假上会不谋而合,以及科技界近年来为净化学术空气所做的不懈努力了。
 
《自然》杂志的思考
 
2011年10月6日,《自然》杂志发表一篇长篇专题报道,对论文撤稿现象进行了分析。
 
《自然》杂志的论文库是全球著名信息提供商汤姆森路透集团旗下的大型科学出版物在线数据库,2011年每周约收录27000篇论文。按照《自然》杂志的估计,这些论文中的大部分将原封不动地一直收录在文库中,但有一小部分,约200篇左右的论文,后来会增加一个注脚,表示论文有所改动。还有极小部分,约五、六篇论文,未来一天将受到《自然》杂志最严厉的处罚:从论文库中撤稿。撤稿标志着论文有重大缺陷,必须从文献库中删除。
 
《自然》杂志对论文撤稿数量的估计并不是为了说明问题而凭空想象的数字,而是建立在对过去10年撤稿情况的分析基础上的。《自然》杂志论文库2011年收录的论文量比2000年增加了44%,而在2000年,《自然》论文库中只有约30篇论文后来被撤稿,到了2011年,撤稿的论文猛增到300多篇。
 
虽然撤稿数量的增长速度令《自然》杂志吃惊,但比撤稿数量更令《自然》忧心忡忡的是,被撤稿的论文只是问题论文的一小部分。根据2009年的一份调查,1%到2%的科学家承认至少有过一次编造或修正实验数据或实验结果的情况,但在过去10年中,出版的论文被撤稿的情况只从0.001%增加到0.02%,说明发现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
 
那不是一次不小心
 
为什么科学论文会出现那么多错误?论文被撤稿的原因多种多样,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绝大部分问题是科学家们的无心之失,是“诚实下的失误”,一些人甚至认为论文上的一些错误是科学家们追求完美的结果。
 
问题是这样吗?3位美国研究人员受去年《自然》杂志文章的启发,对论文撤稿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今年10月初,他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文章,对人们以往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在对上千篇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被撤稿的论文进行研究后,研究人员发现,因学术行为不端造成的撤稿现象比人们通常想象中的严重许多。
 
3位研究人员利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科技文献“公众医学”数据库,检索到1997年至2012年5月前有2047稿撤稿论文,并对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论文被撤稿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查阅了所有被撤稿论文的撤稿说明。同时,他们还研究了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科研诚信办公室的相关报告,查阅了报刊上对学术欺诈行为的报道,并参考了著名反学术行为不端网站“撤稿观察”上的信息。此外,他们还利用了工作中积累的相关信息。
 
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3位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四分之三的论文被撤稿是由于学术行为不端造成的,其中存在伪造或操纵实验数据这样严重欺诈行为的占41%,其他还有剽窃和一稿多投等现象。研究同时发现,论文撤稿情况在2000年后迅猛增加。
 
为学术打假造就一双火眼金睛
 
面对大有汹涌而来之势的学术造假现象,科技界一直没有停止打假的努力。
 
意识的提高为学术打假提供了基础。政府部门在对科研机构进行资助和扶植时越来越重视对诚信的要求,科技期刊对论文学术诚信的审查更加严格。更重要的是,科技工作者对学术不端行为越来越敏感,反学术欺诈的主动性不断增强。英国几名医学杂志编辑在1997年建立了维护学术诚信组织“公共道德委员会”,此后组织成员迅速增加,现在全世界已有7000多名会员。该组织不但为学术期刊编辑提供反学术不端行为的专业指导,还为相关调查研究提供资助。
 
反学术不端行为机构的建立为学术打假提供了制度保证。美国在卫生和公众服务部下面建立了专门的“科研诚信办公室”,人们如果对某一学术行为有疑问,就可以向该办公室举报。“科研诚信办公室”一旦查证了学术不端行为,就将进行相应处罚,比如相关人员不能接受政府部门资助、不得在政府相关部门任职等。办公室每年都通报数十例的学术行为不端现象,并定期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分析总结。
 
技术为学术打假提供了有力武器。现在许多国外知名的科研论文数据库和权威学术期刊都有专门反学术造假的计算机软件,如反剽窃软件可以帮助编辑发现内容相似的论文。人们还利用互联网开通了“撤稿观察”这样的学术打假网站。技术还为学术打假带来了溢出效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能够接触学术论文人员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使学术造假行为暴露的机会大为增加。
 
虽然有了以上一些措施,但一些科学家认为要抑制学术不端行为,根本在于学术文化的改变。现在以论文数量论高低、“赢者通吃”已成为学术机构的普遍现象,更何况,如果一篇存在造假行为但成果“非凡”的文章发表了,就能跃升为本机构乃至世界该领域的中心人物,又怎么避免个别研究人员会为之铤而走险呢? (原标题:没有诚信 何谈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