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行高考体制下,除了考试,招生环节的透明尤为重要。
编者按:如果说高考是千万考生“群雄逐鹿的杀场”,那么高考招生则已成为高校之间“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今年高考招生录取过程中,名校之间生源竞争之激烈越发浮出水面,“掐尖大战”、“放鸽子门”、“口水仗”……诸多“事件”引发舆论特别关注。
为还原“招生乱象”背后大学的境遇,了解当前高考招生录取现状,并尝试探究未来可能的改革方向,本报记者围绕相关问题采访了教育专家、高校招生负责人。
7月初,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因争夺高分考生而爆发的“口水仗”,让“预录取协议”这一高考招生录取过程中的“潜规则”浮出水面。
所谓“预录取协议”,是考生在正式填报志愿之前,与高校签订的一份承诺书。在协议中,考生答应第一志愿填报某高校,而高校则会相应许下录取承诺。这种优先揽才的方式,普遍存在于全国几所知名高校和高分考生之间。
一般情况下,“预录取协议”对高校和考生双方都是一剂“定心丸”,让高分考生提早确定未来学校的同时,高校也能对争取优质生源的“战果”感到安心。
然而,“定心丸”并不保证完全有效。日前有媒体报道,安徽无为中学的6名高分考生,与南京大学招生办签订了“预录取协议”,最终,却因高考分数没有达到最低投档分数线而被拒之门外。
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专家和法律界人士均认为,“预录取协议”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安徽无为中学的6名考生,也许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至此,由“预录取协议”引发的种种事件,在社会公众眼里呈现为“名校掐尖”、“争抢生源”和“招办放鸽子”等诸多“招生乱象”。
知分后填报志愿加剧“以分取人”
身陷“招生乱象”中的国内著名高校,对激烈的生源竞争并不隐晦。某高校招生老师向媒体表示,各高校为争取优秀生源都会有一些办法。“预录取协议”也并非今年才有,只是之前未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
在各高校追逐优秀生源时,高考分数是唯一标准。“高校普遍是这样一个心态,想尽一切办法夺取高分考生。”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郑若玲向记者表示,各种现象表明,高校将最低录取分数线作为相互竞争的指标,是确实存在的倾向。
除心态和理念,高考招生录取过程中的某些制度设计,也成为高校争夺生源时“以分取人”的直接原因。
比如,受到质疑的“预录取协议”均出现在实行“高考知分后填报志愿”的省份。相较于知道高考分数之前进行“估分填报”,“知分填报”为高校招生办老师开展高分考生的“动员工作”提供了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郑若玲看来,“知分填报”是一种更加强调“以分取人”的方式,考生“志愿”也因此打了折扣。由此带来的更深层影响在于,这使得高校新生的录取分数更加集中而整齐,无形之中加大了高校之间的差距,同时也抹杀了新生群体的多样性。“估分报考志愿是有风险的,分数很高的考生也可能被录取到一般院校。这对希望获得高分考生的高校来讲,是一件好事。”郑若玲进一步解释道。
除此,考试和招生未能分离,也被认为是我国高校无法突破“唯分数论”的重要原因。
据郑若玲介绍,美国、英国等教育发达国家,其面向高中生的大学入学考试均由民间考试机构统一组织,为考生提供考试成绩的同时,也会提供一份成绩分析报告。高校招生时,要求申请入学者提供包括考试成绩单在内的全面申请材料,考试成绩和分析报告将作为必备条件,但并不完全依据考分来决定录取与否。高中平时成绩、各种获奖证书、校长推荐信等,均可作为判断考生综合素质的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有难题
“招考分离被大多数国家所认可,经过实践检验是更科学合理的方式。”郑若玲认为,这是高校招生录取发展的趋势,我国也正朝此方向努力。
对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则表示,全面考察综合素质以进行录取的设想虽好,但缺乏可操作性,很难有可以量化比较的刚性标准。
刘海峰指出,我国高校的招生录取文件中历来都强调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但实际操作中为什么会演变成完全“以分取人”?他认为这其中有不得不然的原因,或者受到了某些规律的制约,“由于平时成绩可能作假,综合素质和表现难以量化而不具备可比性,推荐评价文字很难客观判断,因此,综合评价是一个不易实现的理想。只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实验,取得成效后,综合评价才可能逐步推行”。
目前,高考分数被认为是最公平的竞争砝码,引入其他评价方式常常会引来对公平性的疑虑。例如北京大学推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一度引起热议,正是缘于对方案公平性的关注。
如何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推动改革?郑若玲表示,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学校加强自律、舆论加强监督、制度政策实施过程更加透明,由此而形成一个综合保障体系,那么改革就并非没有可能。
而在现行高考体制下,招生环节的透明尤为重要。“公开、公平、公正,无论何时都能适用。”郑若玲不无忧虑地表示,“这话说起来可能比较空,但确实是我们目前遇到的一个大问题。”
提升教育质量须“多样化”招生
有学者指出,高校的招生、培养和毕业应该是一体化的过程。而事实上,目前大多数高校只重视将高分考生招揽至门下,却忽视了有针对性的培养。用郑若玲的话说,就是“收进来好苗子但不重视培育,最后,好苗却结不出好果子”。
为做到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英美等国高校将新生的“专业性向测试”作为非常重要的招生考量因素,以帮助考生确定最为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方向。
可喜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今年在云南、海南两省先行试验的“云海工程”,已开始为高考考生随成绩单提供学科能力分析报告和升学指导,除此,还通过心理测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考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在郑若玲看来,为提升教育质量,多样化的人才选拔和培养非常重要。高校不能一味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而另一方面,也要让公众认识到,多样化人才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英美等国的高等教育为什么能在国际上领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始终秉持着多样化的理念。为贯彻这一理念,他们采取了很多政策措施和法律加以保障。”对照我国目前的情形,郑若玲认为要让公众接受多样化的选材标准,还需要一个认识过程,“因为民众就怕不公平”。为了推动改革,她认为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而不能仅仅依赖于高校。
对此,刘海峰则表示:“如果广泛实行自主招生,打破完全以统一考试分数决定录取的模式,许多大学教师都得花精力为招生服务。以往,一般高校教师对招生考试改革不太关心,高教研究界对高考改革研究也重视不够。当自主招生、多元录取等逐渐铺开之后,招生是一件相当复杂、工作量很大的事,许多问题需要高校来研究和解决,院系教师就不可能置身事外了。”
《科学时报》 (2011-07-26 B1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