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苑利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7-26 9:31:36
选择字号:
苑利:日企种地不施化肥的做法该警醒谁
 
□苑利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近年来,日本企业朝日绿源农场在山东莱阳沐浴店镇租用了1500亩土地,用于农作物种植和奶牛饲养。但他们的做法与当地大相径庭——既不打农药,也不施化肥,还“曾因虫子泛滥被农民索赔”。但这家日企的负责人认为,农业最终还将回归到他们的路径,依靠化肥、农药的种地模式是短视行为。
 
这样一家种地5年且仍无赢利的日企,在当地的中国农民眼中,“他们完全拿地不当回事”;在中国知识界眼中,这种只租地不产出的行为也颇让他们难以接受,并认为“外资租地的政策有待完善”;而作为政府,则强调农业引进外资必须确保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总之,除当地政府在力挺之外,这家外资企业的做法,几乎遭到了一致的反对。
 
其实,真正需要反思的不是日企,而是我们自己。在中国农业至少一万年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古老的农耕技术都是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但自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由于使用了农药、化肥,土地板结、硬化、酸碱度失衡、有毒物质严重超标了,以至于现在谈粮色变,谈菜色变。这种已经步入绝境的农业又该如何获得可持续发展?
 
这时,我们真的需要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传统,看看历史上我们的祖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获得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的。这一点,我们的许多同仁没有做到,甚至没有想到,但我们的日本朋友做到了。他们看准了目标且一直坚守。而从那一片反对之声中,我们已经感到,中国传统农业的复兴之路,将会十分漫长。
 
然而,貌似一对儿“冤家”的传统农业与当代农业并非不能共荣,处理得当,两者还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为只有化肥加农药的当代农业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我们才可以拿出更多的土地与精力,去从事传统的农耕技术的恢复与传统农业品种的保存。反之,也只有通过对上述农业文化遗产的恢复与坚守,我们才有可能为当代新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与种源。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农业也势必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从管“吃饱”到管“吃好”的转型。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不但不矛盾,还会在人类共同利益的驱使下,获得空前统一。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11-07-26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