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石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发布时间:2011-5-6 13:03:31
选择字号:
新华每日电讯:读基础学科是否有前途
 
近日,和朋友闲聊时刚好提到中美基础学科的教学和招生,朋友给笔者提供了一个在新浪网站的视频,视频的主角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施教授讲话的大意是:学生命科学大有前途,就算在中国就业有困难也是因为中国医药产业非常落后,至少在美国这些毕业生就业完全没有问题;清华生科院以及以前生物学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都有人独领风骚;现在社会上流传的认为学生物就业难这个说法完全是误解、不是事实。
 
这个视频出来的时间是去年6月份,其目的大概是为了吸引考生报考施教授的学院。视频目前有几十个评论,几乎全是负面的,不少人还对施教授人身攻击,简直给人一个和施教授苦大仇深的感觉。
 
最近著名杂志《自然》恰好出了一个专刊,论述全世界、特别是美国基础学科的教育问题,基本观点是现行制度已经无法维持,不改革就基本剩下关门大吉一条路了;其主要原因就是就业问题,大量的博士就业艰难无法得到一份和学位相当的体面收入。专刊也提到问题涉及所有基础学科,而生命科学恐怕是最重的灾区。
 
一个是中国顶尖大学的院长、一个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杂志,意见却完全相左,那么读者也许想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说清华生物毕业生在各行各业都有人独领风骚不必怀疑,行行出状元嘛,作为中国顶级学校有毕业生出类拔萃不是新闻,施一公教授自己就是一个典型。但问题是,一个行业是否没有就业问题、是否有前途甚至“钱途”并不能看有没有人能当状元(答案几乎都是肯定的),而是要看多容易就能够“中进士”,再不济也要看看是不是大多数人能“中举人”。如果一个学科的毕业生大多数一辈子只能做“秀才”,无论如何不能说没有就业问题。一个专业有没有就业问题也是要和其他专业做比较的,如果一个专业找工作最难、工资也最低哪怕最终该专业毕业生都能凑合找到份工作也应该算是有就业问题。
 
那么大家可能要问,生物科学的毕业生到底多少人要当一辈子“秀才”呢?中国目前缺少像样的相关企业,大部分的生物“土博士”在国内是没有就业出路的,这一点连施教授都不否认。不过施教授提到,清华生物本科毕业生大多数到美国读博士,那么这些人最后又是怎样的结局呢?
 
大部分是需要五六年完成博士学位,有了博士学位几乎都不可能找到固定的正式工作,都必须做博士后。博士后这个词在中文好像颇为冠冕堂皇,至少就国家规定上看中国的博士后待遇也还不错。但在美国博士后仅仅是个临时工,一个还没有找到固定的正式工作之前的过渡阶段。博士后工资很低,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如很多其他学科的本科毕业生。事实上,《自然》杂志这个专刊也不是第一个提到这个问题,最近些年有大量的文章数据在讨论这个话题。
 
那为什么美国这么不“重视人才”给博士后如此之低的待遇呢?这应该从博士后的来源和用途说起。博士是最高学位,但是由于科学的发展,拥有博士学位很多时候已经不足以独立领导一个研究小组,因此博士后就应运而生了,为了进一步培训博士使博士能够独当一面独立出来。在此要顺便说明的是,博士后不是一种学位也不是“读”出来的。由于还是受培训阶段、是对未来的投资,博士后的待遇就难以和正式工作比肩。
 
对于很多学科来说,现在做博士后是业界惯例,没有必要觉得丢脸,因为不做博士后直接找到正式工作其实可以更风光很多。本来也没什么问题。问题就出在世界上并不存在那么多正式工作,很多博士后一做长年累月,一个短期培训的职位变成了终身职业。而这基本就是美国基础学科、特别是生命科学博士的出路——做收入很低的博士后,不知道何日是尽头;不论是中国顶尖大学、还是普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或者是美国本土毕业生,区别都不大:能够当上教授的是绝对少数,而美国工业界的工作也是僧多粥少(并非施教授所说的那样工作机会多多)。这恐怕也是《自然》杂志文章所说的博士教育不改革就得关门的原因。
 
也许不少人听说过诸如“21世纪是某某专业的世纪”这种话,这些话本身都没有错。错就错在很多人把它简单理解为这个专业会有很多工作、大有“钱途”。事实上,就科学发展史看,发财的从来都不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学科的基础研究人员,而是和这个学科有相关但距离颇远的工程学科。因此,如果你读的是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就算21世纪真的是它的世纪,发财的也多半不是你。
 
施教授也提到了转行,很多人由于正式工作渺茫就转行干其他的工作,“树移死、人移活”本身不是什么大问题,其实笔者看过报道就连施教授都曾经动过转行的念头。问题就在于,青春宝贵,等本科、博士毕业甚至做了多年博士后再转行时间一浪费也许就是十多年。一批对科学缺乏兴趣的人也难以作出好的工作最终也浪费科学资源。因此,如果能够一开始就看出自己喜欢什么、能干什么并往哪发展不走弯路是最好不过了。
 
当然,笔者不是让学生不读基础科学也不是拜金主义者,基础科学非常重要的,时刻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很多人也甘于清贫为科学献身。笔者要说的是,要向学生讲清楚各个专业的特点,特别要让学生知道科学道路是艰辛的,不但要付出非常多的时间与青春,金钱上的回报也是非常之低微。其实很多人认为,哪怕是世界知名教授,其收入如果按小时算基本还是和学历不相称的,因为非常多的教授(不论著名与否)是一个星期工作80~90小时的。
 
其实科学探索应该留给对这条道路充满兴趣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得开心,才能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也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潜能,并以最快的速度促进科学的发展。那么如何找到这批人并引导他们去学科学、做科学呢?笔者认为这就是国内教育非常欠缺的。高考填志愿,学生、家长抑或老师都对各个专业缺乏了解,盲目跟风非常严重。那么要做的是要让学生尽早知道各个专业的优缺点、认识自己的兴趣所在,择业才不会盲目。笔者以前提到,美国中小学都会不定时请各行各业的人去介绍自己专业情况,中小学也会组织学生到各个单位参观学习,尽早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择业。有人可能要说,施教授不是做了其中一部分吗?是的,问题就在美国很多时候接待学生给学生解答不是和施教授一样的成功人士而是该行业的底层人员;事实上,任何行业的成功人士都是少数,听成功人士讲经常难以听到行业的真实情况。具体就生命科学而言,保持现行制度对成名教授是最有利的,因此他们的说法就更未免偏颇了。总的来说,一个专业只有当底层人员都比较满意才真的是个好专业。同时,笔者也要指出的是,施教授也好、《自然》杂志也好、笔者自己也好,都只是一家之言。考生和家长要多从各方面了解情况,选择一个职业是人生头等大事马虎不得,兼听则明才不会上当受骗。
 
美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学选课自由,学生转专业,甚至转学校非常普遍,就算报考时走了岔路也可以轻松矫正。这也是中国大学要学习的地方:有进有出,良性流动才能选择到真正对专业有兴趣的人,才能促进科学尽快发展。而这方面也才是一个大学院长可以大施拳脚进行改革的地方。(作者系旅美华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