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辉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1-4-25 9:04:30
选择字号:
人民日报:钱堆不出创新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科研投入也快速增加。众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都把争取国家科研经费,当做了重点工作,甚至设定了种种指标和任务。一时间,能拿到多少科研经费,甚至成为科研机构实力的标志和象征。
 
“不管三七二十一,拿到钱就是硬道理”。在这种导向下,令人担忧的现象屡屡在学术界出现:有些人不专注于科研,身陷撰写申请、应付评估、走关系、拉项目的怪圈中;有些人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公关行贿,浮夸吹牛,虚报成果,论文造假;有些项目投入重复、支持过剩,有些课题却投入匮乏、支持不足……
 
在这些现象背后,是那些以套取国家科研经费为动机的不良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有悖于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且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亵渎了社会的正义。
 
诚然,没有钱许多事情办不成,但是光靠钱,却堆不出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科学史上的很多实践证明,钱并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我国“两弹一星”的科学奇迹,是在国家经济极其贫弱时创造的;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爱迪生等科学家的诸多重大发现和发明,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诞生的;美国和德国为率先研制喷气引擎展开竞争,经费缺乏的德国却另辟蹊径获得成功……
 
无数事实证明,科技创新,更加需要新的科学思想、科学理论、科学方法,需要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长久的学术积累,需要良好的科研体制和宽松的科研环境,需要多领域、多层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当然,没有钱也是不行的,我们也不能否定经费投入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科研经费的分配体制还不够科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创新,也给套取国家科研经费的不良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
 
这就要求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尊重科技发展规律,改善创新环境和支撑平台,充分尊重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价值追求。首先,应建立和完善科技诚信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不良行为的惩处力度,并设立监督机构或组织;其次,应建立公平透明、便于监督的国家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推行科研经费的评审、资金管理、结果监管分离制约的三角体制,对科技管理和经费分配监管逐步做到“去行政化”,探索科学客观的同行评审制度。
 
与此同时,在科学界乃至全社会,要树立健康的科学文化和价值观,拒绝急功近利和浮夸浮躁,建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
 
科研经费,说到底都来源于国家和人民,都是纳税人的钱。对于广大科技人员而言,每一分科研经费都凝聚着国家的重托和人民的血汗,对每一分科研经费的使用都是责任与良心的体现。让每一分钱都花出效益,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