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家铮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1-1-24 16:45:53
选择字号:
院士科幻作家潘家铮:科幻不是无中生有

潘家铮:浙江绍兴人,著名水利水电专家。中国水电水利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毕生从事中国的水电建设和科研工作,曾参与设计和指导过新安江、三峡等许多重大水利工程。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从事文学和科幻创作,是中国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出版过《春梦秋云录》、《千秋功罪话水坝》、《潘家铮院士文选》、《一千年前的谋杀案》和《偷脑的贼》、《老生常谈集》等。他的科幻作品构思巧妙、想象大胆,令人惊心动魄、遐想联翩,在传播科学精神和知识的同时,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受读者喜爱。
 
多年来,我在不同的场合曾多次呼吁过科学家们和文学家们支持科幻事业,依凭他们渊博的科学知识和生花妙笔,写出能引人入胜的高层次的科幻作品,让孩子们读后能扩展胸襟、增长知识、识别善恶、热爱科学。
 
我一直认为,我们国家恰恰比其他国家更需要科普与科幻。好的科幻作品确实能够预先描绘科技发展的方向和成就,启发读者的想象开拓能力,树立和坚持钻研科学的决心,还能通过阅读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与觉悟上的提高,而且比说教式的科普读物更容易让人接受,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我本人在科幻创作中的努力,就是想使科幻小说本土化、世俗化和教育化。如能寓教于读、寓教于乐,使年轻人在看过一篇科幻小说后,除有助于开拓思路外,还能在脑子里留下一些感慨或引发一点思考。总的来说,我写科幻小说有那么几条原则:
 
第一,少写太离谱的、近乎空想的内容(如在银河系外与外星人战斗等)。我比较喜欢从身边现实生活中去找科幻题材,使作品具有更多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第二,科幻应有一定的理论根据,今后(哪怕要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后)确有可能实现。第三,通过科幻小说,尽量使读者能够了解一些科技发展的前沿和一些具体的科技常识,哪怕只是用了一些名词或者概念也好。第四,注意在小说里描写人间真情和善恶斗争,针砭时弊,使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了解科技发展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引起祸害。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重要前提。想象总是来源于现实、超前于现实,最后又改变现实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想象是推动人类文明的真正动力。再看,“科幻”这个名词中既然出现一个“科”字,就说明科幻不是梦想,不是空想,不是神话,而是有科学根据的幻想,是一种超前于现实但在将来——哪怕是遥远的将来能够实现的事实。
 
任何科学发现和技术进展,都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取得,要否定前人的结论,更需长时间研究探索,才能以新代旧。而在一些科幻小说的描写中,获得这些“成果”都不费吹灰之力,这是不合适的。想象当然可以腾飞,可以超越,但不能宣传可以无中生有、不劳而获。
 
我曾多次谈到,目前在我们的年轻人的思想中,有两种矛盾的现象应该引起注意并加以纠正:一种是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思想不活跃,创新与创造意识不强。在眼下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这种现象更显严重,是我们要面对的主要危机,也是我们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还有一种是内心浮躁、想入非非,总想突发灵感、一鸣惊人,不愿做艰苦的基础性的工作。
 
这两种思想都不利于我国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的科普和科幻创作,应该是既有利于人们解除思想枷锁、敢于超越现实,但又不致误导人走上“幻想联翩、不务正业”的错误境地。另外我还感到,许多科幻小说在描摹物质文明的突破上很成功,但对精神文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却不够重视。
 
我认为,为了做到既启发人的想象力又不使年轻人走上歧途,“科幻”与“科普”必需并重兼行。我本人不自量力地写起科普和科幻书来,的确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同时,我希望和呼吁从事科普创作的文学家、科学家能多写一些科幻作品,也希望和呼吁科幻作家特别是年轻作家深入学习科技、真正进入科学殿堂并且参与科普创作。
 
我经常幻想:如果有一本书,上半册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科幻佳作,下半册是一篇优美的有关学科的科普作品,使人在翱翔于幻想的天界后,再受现实的科普洗礼,知道幻想与现实间的差距和障碍,知道为战胜这些障碍要付出多少汗水和多大的代价,知道在攀登科学高峰时没有捷径和秘诀,更不可能无中生有和不劳而获,该有多好!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