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入瑞 徐丛荣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7-28 9:19:17
选择字号:
我国亟待建立金属矿床科研基地
 
“开展我国典型金属矿科学基地研究,对保护重要矿床的地质特征、推进矿业文化普及和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促进企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日前在北京召开的我国金属矿科学基地建设研讨会上,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姜建军作了上述表示。
 
据姜建军介绍,由于矿产资源的特殊性,到目前为止,关于矿产资源的形成过程、发现历史、矿山开采以及选矿和冶炼到最后加工成各种工业用品等诸多环节,并不为多数人所了解。对于矿业的历史贡献和社会地位,矿业开发和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等存在很大的误区,对矿产资源节约与保护意识不强,对其不可再生性认识不够等。
 
“建立一批金属矿科学基地显得尤为重要,政府、科研机构、矿山企业都应积极参与基地的建设。”姜建军说。
 
开拓国土资源科技基础建设新领域
 
矿床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科研人员投身野外一线,系统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为后人保护一批典型矿床的实物资料。但是,越来越多珍贵的地质现象或观察点都随着矿山的开采被破坏,不少大型矿山随着资源枯竭而逐渐进入关闭阶段。
 
“一旦矿山关闭和掩埋,许多丰富的地质现象,甚至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特殊现象将荡然无存。”姜建军表示,“我们迫切需要建立金属矿科学研究基地,在矿床闭坑之前,把重要的地质特征保护或客观地记录下来,便于后人参考研究。”
 
目前,我国矿业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三矿业大国,但矿业文化发展严重滞后,已陷入重重危机。“广大地勘工作者付出的艰辛劳动不为普通百姓所理解,广大地质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也未得到充分体现,社会普遍认为矿业就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观念急需转变。”姜建军指出。
 
面对当前严峻的矿业文化发展现况,相关分析人士认为,矿业文化应从重经济向经济文化并重转变;从重物质向物质与精神并重转变;从重科学轻人文向科学人文并重转变;从黑色矿业向绿色矿业转变;从矿业经济单向发展向循环经济转变等。
 
虽然我国金属矿产资源总量较大,但主要以复杂多金属、低品位矿为主。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矿山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局面,矿产资源短缺的形势更加严峻。
 
“只有探明更多矿床,才能弥补矿产资源的快速消耗,而金属矿科学基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姜建军强调。
 
过去10多年来,我国部署了一系列国家计划项目,例如,“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地质调查专项等,开展区域成矿规律、勘察技术方法以及新区的预测和勘察等工作。
 
“开展大型矿床的立典研究和基地建设,既是科学技术创新研究和推进进一步找矿勘察的需要,也是保护历史科学资料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需要。”姜建军强调。
 
然而,从找矿到开矿都始终贯穿对矿床的不断探索认识。“在有代表性的重要矿山建立矿床科学基地平台,对促进矿床的探索和成矿理论及其勘察方法的创新等具有深远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指出。
 
变“资源废矿”为“文化金矿”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公众综合素质的提高,矿业开发出现了明显的转变:从单纯采富矿、求效益,到全方位综合协调开采、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和复垦的有机结合;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加速探明已有矿山的深部和外围资源,进而开拓国内其他地区及全球资源;越来越注重矿床基地建设和文化建设,一批矿山博物馆和标本陈列馆已建立,多家矿山已被批准为国家矿山地质公园。
 
“我们需要逐步形成矿山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保留典型和代表性地质现象和矿段及系统矿石标本,建立科技博物馆,合理保存露天采场和部分地下开采坑道,并逐渐成为集科研—教学—旅游为一体的基地。”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毛景文表示。
 
过去25年,毛景文前往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多个国家大型矿山进行考察,例如法国圣太田地区、意大利Elba岛、英国康沃尔地区等的金属矿山,最终它们都自然成为具有多功能的综合性科研基地。
 
毛景文举例说:“波兰克拉科夫地区中生代盐矿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这座矿山在开采完后,人们把它变成一个地下酒吧,经常举行大型活动,这让矿山文化得到了充分延续。”
 
毛景文认为,从找矿——评价——开采——冶炼——产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是人类珍贵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在发达国家,无论大矿,还是小矿,一旦关闭,不仅环境得到了复垦,而且形成一系列矿山公园和研究基地,成为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举措。”毛景文说。
 
据姜建军透露,2009年11月~12月,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结合国土资源部2009年度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按照增强科技基础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路,部署了“我国典型金属矿科学基地研究”和“地下水典型试验场科学观测与综合研究”两个项目。
 
“这两个项目为国土资源行业野外基地建设打开了局面,开拓了国土资源科技基础建设的新领域,同时带动了相关地方的科技工作和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热情。”姜建军指出。
 
在毛景文看来,国土资源部启动“我国典型金属矿科学基地研究”专项,旨在引导我国矿山科研基地的建立和示范。“选择29个大型和具有代表性矿床开展矿山科研基地建设工作,项目总经费达3838万元,平均每个矿床研究经费100多万元。”
 
据毛景文介绍,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建设矿产资源研究基地过程中存在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打造科研新平台;协助企业开展科研基地建设,提供科研基地建设过程所需要的有关科技支撑,最终协助企业申报科研基地。
 
“矿山企业是建设和申报科研基地的主体,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关键,同时也希望有关企业能够积极支持和配合科研工作,结合进一步找矿勘察的重点工作,适度匹配研究经费,以达到科研基地的快速和成功构建。”毛景文补充说。
 
建立金属矿科学基地的意义在当前矿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它存在的重要性。
 
不过,“建立基地的意义我们认识得还不够完全,这需要更多的人长时间去理解和研究它的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翟裕生直言。
 
翟裕生认为,金属矿科学基地建设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通过基地搭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桥梁;同时,基地建设应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立当前和长远的发展计划,不断充实基地科普馆的内容。
 
“基地一定要突出自主创新,经过长期积累,结合研究,争取提出若干个世界水平的矿产模型。”翟裕生提出期盼。
 
同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认为,国家要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基地建设必须形成稳定的人才队伍,随着矿山资源枯竭,逐渐建立以矿山为主体的博物馆,形成科普基地,充实和提高矿业文化。
 
《科学时报》 (2010-7-28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