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琦 孙琛辉 俊玲 刘静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7-6 9:05:29
选择字号:
北大“世界课堂”:探索培养最好的本科生


 
●“在不远的将来,学生在北大‘世界课堂’教学大楼里,上午8点钟的课与德国一流大学的最好学生一起上,10点是美国的,下午2点是台湾的,4点钟又与日本一流大学学生修共同的课程……这将是怎样一幅景象。”
 
●“如果通过在北大四年的本科教育,最好的中国学生能够成为世界最好的学生,那么北大才能称为一所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
 
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12名学生与他们的12位北大“同窗”分为6个创新项目小组,先后展示了校园节水计划、节能省电、校内交通改善、校园垃圾回收处理、绿色校园环保意识和未来环保教室方面的创新方法和措施。他们基于校园现实需求,发现问题,经过调研、分析、创新设计,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令现场的嘉宾耳目一新。
 
这是在北京大学近日举行的本科教育国际化创新成果展示会上,24名中美学生越洋学习了18个星期之后展示了他们的实验课程“全球创新产品的设计原理与团队实践”成果。
 
亲临现场的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对这群“有灵活创新思维的年轻人”解决大多数人视而不见的小问题的能力表示了赞许,并表示他们精彩的创意,给校长治理学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其实,这是北京大学本科教育创新战略“世界课堂”及北大—南加大“国际讲台”(i-Podium)课程学生创新项目展示的一项教育实践成果。这项成果源自北京大学与美国南加州大学于2009年达成的一个教学合作项目——“国际讲台”计划,该计划也是北大“世界课堂”的第一个“国际讲台”,并设计了第一门实验课程“全球创新产品的设计原理与团队实践”。
 
将世界大学连起来
 
“在不远的将来,学生在北大‘世界课堂’教学大楼里,上午8点钟的课与德国一流大学的最好学生一起上,10点是美国的,下午2点是台湾的,4点钟又与日本一流大学学生修共同的课程……这将是怎样一幅景象。”
 
北大创新研究院院长、北大“世界课堂”与“国际讲台”计划的发起者卢志扬教授这样向记者描述“世界课堂”的学习情景。
 
2009年,北京大学与美国南加州大学达成“国际讲台”计划,该计划利用现代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和双方校园里已有的远程教育设备,实现了中美两国学生跨越东西方文化、时间(15小时时差)、地域(北京与洛杉矶)、距离(6600英里)的传统限制,不必跨出自己的校园和国门就能接受全球跨文化教育的理想。该计划将北大与南加大联系起来,在北大和南加大同时在同一个课堂开设同一门课程,来自美国的12名学生在美国时间下午4点半与来自中国的12名学生在中国时间上午8点半同时来到实验课程上共同学习。
 
作为这项实验课程的主讲老师,卢志扬介绍说,将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课堂集成到一间教室,“异地而同窗,教学以相长,与传统的远程教育不同,它联系的不止是教室和学生,而是联系的教室与教室”。课程达到了中美两国学生跨越东西方文化、跨时空地接受深度跨文化教育的效果。同时,他认为,该计划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学习者为主体,跨文化互动学习,零距离地进行深度、平衡的跨文化交流。这将有助于改进本科教育方法,最大程度地利用已有资源,培养出一流的本科生。
 
以学习者为主体
 
“每个学生都有23位跟自己年纪差别不大的老师,每个学生也都会成为其他23位同学的老师。这种示范效应比跟老师一个人学习要好很多。”北大2007级艺术本科生戴韵在接受采访时说,她是自愿报名参加该项计划学习的,由于这是一门选修课,因此全校各个院系的学生不分专业都有机会报名参加。这种老师引导学生切入正题而由学生自己相互学习的新模式,不仅让她学到了很多异域文化知识,还能在同学之间相互激发创新思维。
 
卢志扬介绍,北大的“世界课堂”提出的正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从“以老师为中心”的单向授课模式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多向互动模式,学生从被动灌输和死记知识的内容,变为主动地去讨论以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在项目中,学生们主动学习、讨论、讲给其他人听,知识融会贯通、记忆深刻。老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引导讨论交流和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架桥铺路。“因为学习者也同时是教导者,学生就能够从主动参与和相互激荡中教学互长,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最佳学习效果”。
 
在卢志杨的课上,他会花很大心思精心准备一个适合学生讨论的问题,激发学生讨论,引导他们主动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点。“目的是教学生思维方式,而不只是专业知识,因为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更需要的是思维方式,与专业知识相比,学生更需要的是行业能力”。
 
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大学课程改革项目顾问、教育教授陈向明就指出,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教师不仅要提出好的问题,更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到更强的监控、调节、引导、激发、解释的作用。
 
卢志扬除了组织课堂讨论以外,还将24名同学分为6组,由他们结合课程内容进行case study。24位同学期末汇报的作业是,为北京大学绿色校园的建设出谋划策。在来京的20余天里,在卢志扬的引导下,他们分小组对北京大学校园节水计划、节能省电、交通改善、垃圾回收、绿色校园环保意识和未来环保教室等方面进行了调研,提出了许多创新方法和改进的措施。
 
课堂上无时无刻不活跃着讨论,双方为共同完成项目所进行的每周3次、每次两个多小时的课下沟通,使得课堂互动更为深入,学生的收获更大。参与课程的北大2006级英语系本科生宋西雅告诉记者,她觉得这个课程对自己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因为“在冲突中学会否定自己,或者是妥协,或者是调整”。
 
这门课程的给分方式也别出心裁,除了case study的成绩占50%,另50%则是由学生互相打分,学生觉得在项目中哪位同学给自己的帮助越大、从他那里学到的东西越多,得分就越高。“这种方式将同学之间的关系彻底从竞争变为协作,因此更能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卢志扬说。
 
跨文化互动学习
 
“异地而同窗”的学习机会,为中美两种文化平等双向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教育平台。卢志扬表示:“一个人只有在自己的土地上学习时,才能够从容地用自己的母文化与异国文化充分交流、互相激荡,从而避免了单个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或是单个美国学生到中国留学时,在周围都是异国文化的扭转中不敢展现自己文化的缺憾。”
 
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一起学习的过程让宋西雅同学获益匪浅,“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会了解国外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他们的文化,而不是蜻蜓点水,因为有不同,所以自己也对自己、对周围都有了更全面的一个认识,这对我们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很有帮助”。
 
戴韵也有相同的感受:“一个学期下来,我觉得收获非常大!首先最直观的学习就是通过12名美国学生了解美国文化与美国社会,了解美国新一代年轻人的想法,这对我们以后面对国际竞争非常有帮助;其次,是在知识内容方面,和各位学生取长补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教学知识;最后,班上24位同学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非常不一样,对我们进行跨学科思考很有帮助。”
 
对此,陈向明表示,学习最终会实现三个目的:知识能力的获得、身份的形成和意义的构建。北大—南加大两校的学生在项目中拥有两重身份,北大学生既是北大学子又是南加大学生的同学。他们通过与美国学生的交流,不仅能够创造出新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能够形成新的国际学生的身份,同时会对教育和学习的意义产生新的、跨文化的理解。两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规则,通过不断的互动和合作,将会形成新的规则,从而达到创设新的学习共同体的目标。
 
陈向明介绍说:“在建构主义学习论中,个人通过与社会的互动,特别是与有能力的同伴的互动,从而达到教育学上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其学习效果要远远高于个体式的学习方式。”在他看来,这种跨文化的、向身边同学学习的互动方式,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西方兴起、本世纪初引进到中国的建构主义学习论的实践与尝试。
 
与此同时,陈向明提出“世界课堂”项目还可能面临一些问题:“成本、管理、经费、媒介、技术、制度保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个项目是一个通过环境创设来培养人、造就人的教育行为,因此这方面的要求就更高。”
 
零距离交流
 
“早在20年前,研究专家们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互联网的精神:互动、参与、平等、分享、协商及低门槛准入。除了低门槛准入,这些互联网特征正好与大学精神相吻合。”
 
现在已经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教授、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的杨伯溆回忆,1991年秋天,还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就读社会学系博士的他作为著名社会学家Barry Wellman教授的研究助理参与了一项重大的跨学科项目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work),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使全世界不同地方的教师同时共同工作,这个项目集合了社会学、信息技术、计算机、艺术等多个学科的专家,虽然由于设备笨重难以普及,项目未能实现,但这个在当时耗资100多万加元的研究项目奠定了此后多伦多大学互联网相关研究的平台,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
 
“世界课堂”项目与20年前多伦多大学的互联网研究项目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在“世界课堂”里,世界被互联网真正联系起来了。
 
目前的远程教育模式并没有改变传统象牙塔中以授课为主的方式,它只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连接从教室到学生的单向内容传达,加快并扩大了授课内容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而已。“它所强调的是跨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远距离,但是却无法满足学生与学生之间非常重要的互动思维激荡,更不可能提供培养未来全球领军人才所需的‘深度跨文化思维方式’的学习环境。”卢志扬认为,“零距离的学习环境完全可以经由技术手段来达到,学生可以‘异地而同窗、教学以互长’。这种强调超越校界、跨越洲际、穿越时空、放眼全球的无界性教育模式,能够使最好的师资和尖端的知识充分地惠及世界所有好学的好学生。”
 
“互联网的重要特点是互动,互动就会有触动,互动还必须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土壤下,设立‘世界课堂’项目具有极强的探索意义,这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并不只传授知识,而是以为知识作贡献为目的,同时培养出适应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新经济形式下的人才。”杨伯溆看到了“世界课堂”更深远的意义。
 
从“世界课堂”到“世界一流大学”
 
北大与南加大的“国际讲台”计划,只是北大“世界课堂”这个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它是北大与不同的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签订的双向互赢的合作教学计划,若干个“国际讲台”构成北京大学“世界课堂”的手段,而“世界课堂”将成为北大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北大如果要从一个‘中国顶尖大学’发展成为一所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还必须提出一套创新的发展战略和深度国际化的本科教育模式。北大‘世界课堂’和其所包含的‘国际讲台’就是应此需求而生的。”卢志扬感叹,“如果通过在北大四年的本科教育,最好的中国学生能够成为世界最好的学生,那么北大才能称为一所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
 
“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课堂’的意义重大,它真正认识到互联网存在的内涵,全球化的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初的大型跨国公司在国外建厂到现在关注于做平台的互联网公司,这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教育也要以如何培养人适应新的时代为目的。”杨伯溆此后多年从事互联网研究,深谙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生活的影响。
 
周其凤对“世界课堂”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同学们通过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收获了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可喜的成果,充分诠释了“学不如教、教不如习、习不如行”的理念。
 
他认为,“世界课堂”是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中重要的工作,是培养新世纪领军人才的重要探索和实践;做好这项工作,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教师的教学理念,管理工作者也将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周其凤更把该计划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联系起来。他说,大学的使命在教育,教育的任务在学生,学生的舞台在世界。当前,一流大学的创建是所有国家和地区、大学和大学校长们关心的问题,基于学校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世界课堂”探索中的经验,北京大学将努力找到具有北大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大学发展之路,以最好的学生吸引最好的教师,以最好的师资争取最好的资源,培养新时代北大人,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作出贡献。
 
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关海庭表示,倡导平等、互动、跨文化交流的“国际讲台”计划,将成为北大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形式,由一个个“国际讲台”组成的“世界课堂”,将与“个性化专业”、双学位项目、本科生科研项目等一起纳入北大本科精英教育体系。
 
据关海庭介绍,北大正在制定2020年本科教育发展规划,将致力于把北大的本科教育建设成为一流的本科教育。“北大鼓励通过各种渠道,创设多个项目,吸引学生参与,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以达成培养在各行各业能起引领作用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据了解,北大已由教务长办公室统筹“世界课堂”计划,并拟将校内哲学小楼建成全新的“世界课堂”教学课堂。北大—南加大“国际讲台”计划后,北京大学还计划与6~7个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国际讲台”的合作。
 
《科学时报》 (2010-7-6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