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静 来源:北京大学 发布时间:2010-6-23 16:00:52
选择字号:
师者赵凯华:讲课是一种享受,我喜欢讲课
 
“一群顽童,衣着五色斑斓,凑在一起,专爱找些新鲜游戏来玩。他们上树掏鸟蛋、下河捞鱼虾,把蝌蚪养在玻璃罐里,要看它们怎样变成青蛙,把鸟蛋放在被窝里孵化,想看小鸟怎样从壳里往外爬,睡觉时把鸟蛋压碎了,弄得被窝一塌糊涂,挨了妈妈的骂”。
 
这是由赵凯华先生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写的前言——《走进物理课堂之前》中的一段话。
 
正是当初这个自己孵鸟蛋养蝌蚪的“小顽童”,在十几年后,站上了北京大学物理系的讲台。从赵凯华1950年接触基础课教学起到今天,已整整六十年了。
 
在这六十年中,赵凯华拥有了“教育部理科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基础物理组组长、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主任”等诸多的头衔;在这六十年中,他编写了《电磁学》、《光学》、《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新概念物理教程》等被称为经典的物理教材;在这六十年中,他带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叩开物理学的大门,领略宇宙万物的奇妙,而他的学生们今天则有很多仍在大学中任教,成为了中国物理学界的中坚力量。
 
科学知识的魅力
 
在夫人郭竹第眼里,赵凯华骨子里就是个书虫,惟读书是务。他这辈子买得最多的是书,不论出门做什么,总是拿本书,只要有空就看。他经常会为一个问题苦思冥想几个星期,甚至睡梦中都在解题。夫人常说,“对老赵而言,节假日,包括睡觉吃饭等事情,都不重要,唯一要紧的就是学问。他只要钻进书堆里,就会把什么都抛到九霄云外。写书时,每顿饭都要三请,而等他到餐桌旁时菜早就凉了。有时候老赵会突然从电脑旁跑过来,手舞足蹈,喜笑颜开地像个孩子,不用问,肯定是刚解决了一个疑难问题。”
 
正是这种博学笃志的精神,赵凯华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扎实的基础知识,还有对知识所持有的那种认真和热爱的态度。 “向学生展示科学知识的魅力,点燃他们的好奇心。”这是赵凯华心目中好教师的标准。他一直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悟物穷理;并勉励学生不要受与自己的专业方向所限,要开阔眼界,培养广泛兴趣,这样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触类旁通,游刃有余。
 
“来碗高斯面”
 
几十年来,赵先生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教书育人上,他说,“讲课是一种享受,我喜欢讲课”。这种享受的过程,不仅之于赵先生,更惠及了他的学生们。
 
北大文革后第一届物理系学生,现在任教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物理系的77级校友牛谦对记者说,“听赵老师的课是种享受,他讲的东西很形象化,幽默但不搞笑,有回味”。他回忆,赵老师在讲电场分布的时候,说曲面把电荷包起来,就做成了一碗“高斯面”,所以那时候他们去吃饭的时候都会开玩笑,“嘿,来碗高斯面!”牛谦开心地笑着。
 
对于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一点,赵凯华有着自己的“独门秘籍”——“首先教师自己觉得有趣,才能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兴趣,不能光靠逗笑。那是说相声,事后学生只记得好笑,该学的内容却不记得了。要用物理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这得靠教师自己的道行了。”
 
赵凯华老师的课堂给学生们印象中“生动、有趣”的同时,更多的则是严谨。而这一点对他们之后的学习科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1级校友林西生说,“我是搞矿物X射线研究的,但当我让学生猜我是学地质出身还是物理出身时,学生说一定是物理,因为物理概念非常清楚,这都是赵老师给打的底子。”和他一样,77级校友田光善也有相同的感受,“赵先生授课观点鲜明,论述精辟,逻辑清楚,语言简洁,一气呵成,不由得我不集中注意力,心无旁骛。”他说,只有在自己也成为别人的老师以后,才能够真正深刻体会到赵先生当年的言传身教的影响有多大。“实际上,现在我备课时,经常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某些关键地方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他们走神,以便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此时,我往往会回想起赵先生当年给我们上课时的情景,从中得到启发。”
 
赵凯华将多年积淀的教学经验、讲课心得、 科研感受和前沿知识凝聚在所著的教材中,对我国基础物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与陈熙谋合著的《电磁学》,《电磁学》一书从1978年出版,至今一直被国内多数高校理科物理学教学所采用,发行量超过一百万册,并获1988年度高校教材国家优秀奖。
 
他与人合著的《新概念物理教程》为广大基础物理课程的教师所青睐,成为案头必备的首选参考书。该套书自1995年第一本出版以来总印数达到了二十余万册。在《新概念物理教程》中赵凯华教授提出了要“用现代的观点审视、选择和组织好传统的教学内容,适当地为物理学前沿打开窗口和安装接口,通过知识的传授提高科学素质和能力”等重要观点。
 
《光学》(与钟锡华合著)、《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都均获得国家级、市教委优秀教材称号。此外他还先后担任主编,出版了《科学家谈物理》丛书、《物理学名词》、《英汉物理学词汇》等许多深受读者欢迎的著作。
 
编写这些书的十几年间,赵凯华教授独坐斗室,昼作夜思,殚精竭力。他潜心苦读了大量中外书籍,撷取众家所长,深入浅出,切合实际地讲解透辟每一篇章。他强调写上教材的东西必须是一丝不苟的。每一章节的内容在认真和大家讨论后,他要求参与编写的老师要认真查证资料出处的准确性,确认科学依据是否充分,概念是否正确。他对每一个定理、定律、概念都会反复论证和思考,直到完全理解并能融会贯通为止。特别难懂的地方,他还要请北京大学物理系的一些学生阅读,让他们从学生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作为修改的依据。
 
“窗口”和“接口”
 
赵凯华如今还清晰地记得1958他在苏联莫斯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让他感触颇深的一件事情。那个时候,中国大学编教材的第一条标准就是符合教学大纲,而在莫斯科大学,他却被告知“这里有这么多的著名院士,他们根本不会看教学大纲的”,教授怎么教大纲就怎么定,这样的学术自由,让赵凯华想到了西南联大。“尊重知识”,他重重的说着这四个字。
 
“科学探索不能靠计划,科研必须教授说了算,这是世界的共识”。这样的想法在心中生根发芽后,赵凯华以及其他几位学者不断的为这一点而努力,改革开放后政府废除大学的教学大纲,这其中也有他们的一分力量。
 
为了提高我国大学物理教育的水平,赵凯华于1982创建了《大学物理》杂志,担任主编直到2009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赵凯华就对普通物理课程的现代化问题在《大学物理》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有名的“窗口”和“接口”的观点。赵凯华认为:“许多近代和前沿的课题是与普通物理课的内容有联系的,我们不要怕不能给学生完全讲明白而把课程的体系封闭起来,与此相反,我们应在适当的地方开一些窗口,引导学生向窗外的世界望一望,哪怕仅仅是‘一瞥’,都会对开阔他们的眼界,加深他们对本课程的理解有好处,更深一步着想,近代和前沿的课题往往是在普通物理某些原有内容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但是在过去的教材中未为它们留下必要的‘接口’。现在意识到了,可以为此配上‘接口’,交待一下可以由此延伸出去的领域和课题,即便对这些领域和课题本身不作过多的介绍,对学生也是大有裨益的。”这些意见刊出后,得到基础物理教师们的普遍赞同。
 
不仅如此,他还身体力行地奔走于全国各地高校之间,仅为《新概念物理教程》就开办过8次全国性的讲习班,这对各高校尤其是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实力不够强的基层学校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有些年轻老师从讲习班起步走上了基础课的讲台,有的甚至于成为赵凯华教授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合作者。即使在赵先生退休后,还经常有学校邀请他作学术报告和讲座,他尽管年事已高,每次却总是欣然接受,他尽其所有地向年轻教师传授自己几十年的教学心得,希望教师队伍能够尽快成长。
 
而在致力于提高大学物理教育水平的同时,赵凯华也始终对于中小学教育有着密切的关注。他曾经说过,“如今许多青少年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是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是灌输式的教育。他们的思想和观点,都是别人硬塞进去的,那种题海式的应试教育, 问题严重,令人担忧。”在这样的担忧下,他引进了匈牙利的由Marx教授等人主编的一套生动活泼的匈牙利中学物理教材,他说,“这么一个小国,出了不止八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最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人几乎全部毕业于布达佩斯的一所中学。”
 
尾声
 
“赵凯华先生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基础教育,他把探索联系未知与已知的世界引入了中小学教育。当中小学生在重压之下丧失对学习的兴趣的时候,当大学生在实践中丧失了创新能力的时候,当初发达国家物理学教育的瓶颈在我们身上重现的时候,赵先生,正是您开拓的物理学教育事业,会永远激励后一代物理教育人继续前进”, 广西师范大学的罗星凯教授动情地表达着自己的感受。
 
为表彰他对物理教学作出的贡献,教育部物理学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联合授予赵凯华教授“物理教学杰出成就奖”。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