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耿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发布时间:2010-6-11 17:35:31
选择字号:
孙耿:纪念敬爱的华罗庚老师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纪念我们敬爱的华罗庚老师百年华诞。
 
51年前,我们从祖国各地来到北京,有幸成为新中国自主创办的新型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首届学生,更有幸成为一代宗师华罗庚老师的亲传弟子。从那时起,华罗庚这个响亮的名字就把我们科大数学系58级应用数学专业这班学生紧密地、终身地连结在一起。
 
正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说:“华罗庚形成中国的数学”。华老在数论、代数、多复变函数论等众多数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已有许多专业的评述。
 
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华罗庚选集》,就是华老科学贡献的丰碑。常有人议论说如果华老不曾在他才华的顶峰时期回国,他可能在数学上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确实很难想象,如果华老不曾回国,中国的数学会是什么样子。
 
华老为中国数学事业鞠躬尽瘁,特别是为培养年轻数学家不遗余力。在这方面,作为科大的学生,我们更是感同身受。科大成立时,华老不仅出任了数学系主任,而且倡导了“一条龙”式的高等数学教学,并亲自为我们讲授高等数学。华老本人的课程和所有的配套教学,后来以“华龙”著称。“华龙”,是中国现代数学教育史上的创举。
 
在华龙教学中,正如华老《高等数学引论》序中所说, “一些高的内容放低了,难的内容改易了,繁的内容化简了”,华老以他那深入浅出、独树一帜的课程,引导我们步入了高等数学的殿堂。
 
吸引同学们的,除了华老课程的科学魅力,还有这位大师的人格魅力。华老到科大开课时,已经是誉满天下的数学家,华罗庚的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同学们从小就熟悉他自学成才的故事,而现在这位传奇式的数学家就近在咫尺给大家授课。
 
当我们坐在科大的教室里几乎是零距离接触这位数学大师时,同学们的感觉岂止是幸运!我们亲眼目睹这位大数学家对于微积分这样的基础课的教学是那样认真和投入;亲耳聆听这位自学成才的大师语重心长的治学之道;亲身感受这位德高望重的泰斗怎样关怀着每一个普通学生的成长……
 
如今,华老的《高等数学引论》已正式出版,连同华老“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等脍炙人口的学习经典,早已成为全社会的精神财富。而所有这些,对于我们身在科大校园的华龙弟子们来说,真可谓是得天独厚。
 
多年以后,每当我们回忆当年“华龙”教学的盛况,均感到华龙教学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每个人在不同岗位上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效力的无尽资本。
 
我们科大数学系58级应用数学专业50余名学生,毕业后分配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各级教育、产业部门、国防单位和政府机关等各条战线,多年来,我们没有辜负老师的培育和期望,大家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半个多世纪以来,同学们无论走到何地,也无论职位高低,贡献大小,都以华龙弟子而感到无比自豪,以在科大接受的教育为终生的荣幸和不断奋进的动力。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华老百年华诞。华老在科大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离今已过半个世纪,华老离开我们也已有四分之一世纪,而我们这些当年的华龙学生,大都已步入了古稀之年。然而我相信,华老的教导将永远指引着我们的人生。同学们,让我们华龙的弟子们,团聚一堂,共同追忆科大的峥嵘岁月,重温华老的谆谆教导,缅怀老师的丰功伟绩,弘扬老师的不朽精神。这是我们组织这次聚会的宗旨。在会议发言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数学研究所,华罗庚数学重点实验室的领导对这次聚会的关心,全力支持和赞助,衷心感谢当年为我们授课的给位老师冒着严寒出席今天的聚会,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同学、来宾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