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星星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0-5-24 10:25:17
选择字号:
中科院北京生科院副院长高福:人造生命离我们还远

人造生命原理示意图 图片来源:人民图片
 
①科学家选取名为丝状支原体的细菌,将它的染色体解码,利用化学方法重新排列DNA。②将重组的DNA碎片放入酵母液中,令其慢慢地重新聚合。③将人造DNA放入另一个受体细菌中。通过生长和分离,受体细菌产生两个细胞,一个带有人造DNA,一个带有天然DNA。④培养皿中的抗生素将带有天然DNA的细胞杀死,只留下人造细胞不断增生。⑤几个小时之内,受体细菌内原有DNA的所有痕迹全部消失,人造细胞不断繁殖。
 
事件
 
5月20日,美国研究人员宣布创造了世界首例由人造基因控制的细胞。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表示,他们合成了全新的基因组,将其植入一个内部被掏空遗传物质的单细胞细菌(山羊支原体),使这个受体细菌“起死回生”,并开始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繁殖。
 
消息一出,有人喝彩,甚至称“世界首例人造生命诞生”;也有人担忧,认为这无异于“打开潘多拉魔盒”,会引起生物伦理、生物安全等问题。
 
点评
 
高福(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生命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首先需要“原料”,就是4个DNA碱基A,、G、C 和T,通过不同的拼接,形成不同的基因组,最后“组装”成各种生物,从简单的病毒,到复杂的人类,还有其他动物。
 
它与克隆技术不一样。克隆技术是把基因从细胞里面挖出来复制,而这次形成的基因,是通过4种“原料”,一步一步合成而来。可以说,前者是“复制”生命,后者是“合成”生命。
 
“人造细胞”技术如果成形了,从理论上来讲,我们也许能够建立微生物制造厂,制造出微生物药剂、微生物燃料、甚至能够分解污染物的微生物清洁工,等等。比如,以后我们开车可能不需要加油了,只要制造一个细菌生物,把它加进车子里,作为生物能源,驱动汽车行驶。
 
但其实,此次科研成果只是理论上的突破,证明了体外合成基因组是可能的,我们离“人造生命”还非常遥远。
 
人工合成了一个基因组,但还需要合适的细胞,提供一个环境进行培育和生长。在这次的实验中,“山羊支原体”就是这个环境。但它并非由人类制造,它只是一个被掏空了遗传物质的细胞。“山羊支原体”细胞里的环境是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这就好比,我们“合成”了一条鱼,要把它放到水池中养起来。但现在,这个水池怎么制造,用什么样的水,我们还无法探知。对于“人造生命”来说,合成了基因组固然重要,但制造合适的细胞环境更为关键,也更难。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造生命”遭遇的难题和克隆生物、试管婴儿等技术所遭遇的瓶颈是一样的。无论是从细胞里挖出来的基因,还是体外受孕的受精卵,都需要回到合适的生长环境,比如细胞或胎盘中。要制造适合“人造基因”生长的细胞环境,我们还差得很远,需要很长时间。
 
当然,“人造生命”的研究工作在社会上确实引起了激烈争论。媒体称,美国总统奥巴马要求评估此研究在医学、环境、安全等领域的影响。不少科学界和伦理界的专家呼吁停止该项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因为可能为人类带来灾难,比如用作制造生物武器,或变种生物,违反自然规律。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