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媛 省文 林春伟 来源:羊城晚报 发布时间:2010-5-11 17:37:02
选择字号:
“南澳Ⅰ号”出水文物八筐 专家称目的地不是欧洲

出水瓷器与铁质文物凝结在一起

水下考古队员手托瓷器浮出水面

昨天(5月10日),“南澳Ⅰ号”明代古沉船水下文物大规模打捞,共出水文物八大筐,水下考古工作重点从采集沉船周围散落瓷器转向沉船船体及船载文物。瓷器专家初步判断,“南澳Ⅰ号”船载瓷器出自漳州平和窑和景德镇窑,这些瓷器可能销往东南亚、日本等地,肯定不是销往欧洲。
 
沉船年代为明晚期
 
昨天下午3时52分,到达水下27米处沉船位置的水下摄像机向打捞船传回画面:“南澳Ⅰ号”沉船船舱内一摞摞瓷器整齐码放,之前考古队员已经设置的1米 ×1米硬质探方、基线也清晰可见,考古队员在水中进行紧张而有序的测绘。水下考古队员刘志远通过通话设备向打捞船上的“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队长崔勇报告:水下能见度大约在1米至1.5米,准备作业的舱位于“南澳Ⅰ号”沉船的中部右侧位置,临时命名为1号舱。
 
当天下午4时17分起,起吊机将1号舱的8筐文物缓缓送出水面。
 
据了解,昨天出水的文物主要类型仍然是外销瓷器青花瓷大盘、碗、钵、杯、罐、瓶等,此外还有釉陶罐、铁锅及铜板等。故宫博物院国家级瓷器鉴定专家陈华莎在打捞船上对有代表性的瓷器进行鉴定点评后认为,从“南澳Ⅰ号”目前出水的瓷器看,“南澳Ⅰ号”的年代初步判断为明万历晚期到崇祯年间。船上所载瓷器基本上出自两个窑口,一类是(福建漳州)平和窑的,一类是景德镇窑的,以平和窑的为主。她举例说,像 “南澳Ⅰ号”出水数量不少的仕女盘,就出自当时著名的外销瓷窑口平和窑,特点是粘沙(瓷器底足因为垫烧而粘有砂痕),且所绘图案非常生动、奔放、随意、洒脱。与平和窑瓷器相比,出自景德镇窑的瓷器则胎体轻薄得多,略为精细,粘沙现象不像平和窑的那么厉害。像5月1日出水的“八宝二王”盘,胎体非常轻薄,明显出自景德镇窑。
 
船载金属疑是禁品
 
“南澳Ⅰ号”从哪里出发、开往哪里,充满悬念。专家认为,目前尚不能断定“南澳Ⅰ 号”从南澳出发、还是从漳州月港等其他地方出发。陈华莎认为,从“南澳Ⅰ号”装载的主要是福建平和窑的货物,可以判断这艘船肯定不是去欧洲的。她解释道,欧洲进的货物跟“南澳Ⅰ号”装载的货物不一样,当时运往欧洲的瓷器主要以景德镇为主,而且是按照他们自己的造型、自己的设计来做的,比较精细,因为当时运往欧洲的瓷器主要是给皇宫贵族使用的。
 
陈华莎说,在东南亚,龙纹罐是财富的象征,谁家拥有的龙纹罐多,表示谁家富有。“南澳Ⅰ号”上已发掘出不少贴塑龙纹罐,是否意味着这是一艘驶往东南亚的货船呢?陈华莎称,要等整船考古完毕才能判断。她说,如果“南澳Ⅰ号”是驶往东南亚,那么出水文物中的一些青花小罐,则可能是用于装槟榔。
 
“南澳Ⅰ号”昨天仍有铁、铜等金属块出水,到底是何用途?对此,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说,在明代,铁、铜等都是禁止出口的物品,但当时夹带违禁品的情况经常发生。另外也有可能是出于货船配重的需要,但这还要看最终这些出水金属器有多大的量才好下判断。对于“南澳Ⅰ号”的火炮,李季说,古代商船往往配备防御性的武器,不能就此认定“南澳Ⅰ号”是战船。目前可以初步判断的是:“南澳Ⅰ号”是一条贸易船,以装载瓷器为主,年代大概在明晚期。从“南澳Ⅰ号”出水文物的档次和消费群体来看,它代表着一种民间贸易。说明当时贸易已经进入民间生活,是沿海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