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蔚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4-1 9:14:40
选择字号:
女性科学家的成长:一个喜忧参半的现实
 
[科学时报 洪蔚报道]3月可以说是一个女性月,与妇女问题相关的各种谈论,在整个3月都有着一定的温度。
 
3月26日,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院举办的第4期“PI俱乐部”学术沙龙活动,也把聚焦点放在了女性问题上,主题为“女性科学家的科研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国特有的、整个世界瞩目的妇女解放思潮,在几十年的过程中培养和扶植了众多杰出的女科学家,然而近年来,随着步入科学领域女性人数的不断增加,一个疑问又摆在了科学界和关注女性问题的人群的视野中,这一疑问揭示了关于女科学成长的一个喜忧参半的现实。
 
目前,从步入科学殿堂的妇女人数上看,基本上实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理想。据统计,在初入科学领域的男女人数比例中,女性毫无疑问占到了半数。在几年前,还被视为“另类”的女博士生,如今也成了主流,男女在博士生人数比例上,基本持平。这是现状中“可喜”的一面。
 
而这些“闯”入科学界的女性,在科学殿堂里究竟能走多远,却多少为人们带来了一些忧虑。
 
据统计,到了“副研究员、副教授”阶段,男女平分秋色的局面就无法再继续保持,而到了“研究员、教授”阶段,女性科学家人数的比例,更是迅速滑落到总数的8%。
 
“是什么阻碍了女科学家的成长?”“如何才能更好地扶植女科学家成长,帮助她们在科学殿堂里走得更远?”便是本期“PI俱乐部”的主要命题。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王志珍,无疑是女性科学家乃至整个妇女界的骄傲。本期“PI俱乐部”便由她担任主讲和主持,并汇聚了生命科学领域在京的全部7个院所的优秀女科学家近20人,年龄结构覆盖了老中青三代,可以说是深入科学殿堂的女性群体的一个缩影。
 
在沙龙上,王志珍讲述了自己那一代女科学家的成长经验,对比国外女性同行的经历,她认为女科学家在我国,有着一些更优越的环境条件。然而同时她也表示,由于女性特有的生理和社会特点与角色,她们比之男性来说,有着更多需要克服的实际困难。从最直接的困难上说,几乎每位女科学家都要生育和抚养孩子,她们的工作会在一个黄金时期中断或停顿数年,这给她们的事业来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因此,王志珍在沙龙上,力图与在座的女科学家们探讨一种解决的途径。
 
从探讨中我们也能看出,我国女性科学家身上流露出了一种自尊与自信。她们一致表示,设立“女科学家基金”这类方案,过于偏重性别差异,反而不利于平等的科研环境。
 
然而,公平是有条件的,鉴于女性特有的社会、家庭责任与付出,真正的公平应该在考虑并补偿了这种付出后,才能真正实现。因此在座的女科学家们认为,应当对于“承担了更多家庭责任”的科学家,在时间上给予一定的补偿。比如,为处在生育年龄的女科学家,在承担课题的年限上,放宽2~3年,也就是一个3年的课题可以延长为4~5年;一些受年龄限制的基金、项目,为女性科学家放宽2~3年的年龄限制等等。
 
此外,一些女科学家对从建国初延续至今的退休年龄上的男女差异,表示不解。她们认为,早年规定的“副教授、副研究员”级别的科研工作者,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退休,是按照当时的社会生活条件,出于“照顾”女性的原因而设定的。从目前看,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演变,这种“照顾”也演变成了对女科学家的“限制”。
 
早年中科院曾经设立过优秀、便利的托幼与初教机构,在历史上曾为女性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工作与生活的支持,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女性工作与生活的矛盾。而近些年来,随着机构的变迁、各院所办公地的迁移,这种便利已经很难再享受到。因此,有不少人提出,是否改组或重建这样类似的机构,这也能为女科学家缓解“后顾之忧”,让她们更从容、自信地走在科学殿堂里。
 
《科学时报》 (2010-4-1 A2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