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芳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0-1-28 10:59:14
选择字号:
《自然》:恐龙时代可能色彩斑斓
这一发现倾向于支持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

中华龙鸟复原图(图片提供:Chris Sloan,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paleontology editor)
 

中华龙鸟化石(图片提供:Institute of Fossil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Beijing)
 

孔子鸟羽毛颜色(图片提供:University of Bristol)
 

 杆状真黑色素(图片提供:University of Bristol)
 
 
记者1月27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中国、英国和爱尔兰三国科学家在热河生物群的鸟类和带毛恐龙中发现了两种黑色素体。这不仅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提供了新证据,更首次证明生活在1.25亿年前的一些古鸟类和带毛的恐龙均具有“色彩斑斓”的基础。这一发现1月27日刊登在最新出版的《自然》上。
 
专家解释说,虽然很多科普图画中恐龙时代的生物和今天的动物一样五颜六色,但这只是科学家和艺术家“将近论古”的推论,一直缺乏科学实证。此次科学家们在化石中发现了两种黑色素体,一种为真黑色素,另外一种为褐黑色素;后者是首次在化石中发现。这两种物质均在现生鸟类的羽毛中存在。根据和现代鸟类的对比,科学家们推测,这些带毛的恐龙和古鸟类的身体已经具有以灰色、褐色、黄色及红色为主要色彩的基础。如果假设上述色彩可能产生不同比例的组合,那么1.25亿年前的鸟类和恐龙可能已经同今天的鸟类一样五颜六色、姹紫嫣红。
 
这也是科学家们首次在亚细胞水平上验证了一些恐龙,如中华龙鸟、中国鸟龙等的纤维状“毛”状结构与鸟类羽毛的同源,即同属皮肤衍生物,而不是皮肤内的纤维。
 
这一发现倾向于支持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鸟类的起源一直是国际古生物界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发现于我国的带毛恐龙是鸟类起源于兽角类恐龙的最重要证据。但也有人质疑,羽毛是皮肤衍生物,但发现的一些细丝状结构并不是恐龙的皮肤外组织,而是皮肤内纤维。黑色素体的发现,证明了恐龙的丝状毛属于皮肤衍生物,而不是皮肤内的纤维,因为这些与鸟类羽毛类似的黒色素体并不存在于皮肤内部的纤维结构内。
 
科学家们介绍说,限于化石保存等因素,对灭绝动物的颜色的复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这一项研究得出的只是一个初步结果,要准确完全复原灭绝动物的颜色还需要大量的后续的研究工作。”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