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柯可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6-15 0:28:09
选择字号:
科学时报:以信誉档案破解学术不端困局
 
也许你是一个热心、宽容、乐于助人的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并不介意自己在时间或物质上的付出。你能把同事或邻里关系处理得非常妥善,认识你的人都认为你是一个达观和彬彬有礼的人。但是,你却有可能在某次乘公交车时,为争一个座位与陌生人争吵。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旅游景点、车站等人群流动性大的地方,不但商品和服务质量差,而且假货横行,但大型超市或是在居民区里的小店往往物美价廉。这并非因为两处商店的老板道德水准的差异,而是因为在人群流动性大的地方,很少有顾客会再次光顾,顾客和商家之间是一锤子买卖,不赚白不赚。
 
在社会联系紧密的人际关系中,人们普遍比较注意礼节和道德,因为他们需要长期交往,并且对未来的交往存在预期。1959年,博弈论专家罗伯特·奥曼就指出,人与人的长期交往是避免短期冲突、走向协作的重要机制。简言之,大多数人在与他人交往中采取友善合作或是愿意吃点小亏的态度,是因为他对未来有预期,希望以后也能得到某种便利。
 
如同我们在一家银行有一次不良的信贷记录之后,再去任何一家银行办理房贷或车贷业务都会遇到麻烦一样,对一个想在科研领域立足的人而言,如果有第三方机构为其建立信誉档案,一旦发现某人有一次犯科记录,他将来在与别人合作研究、申请课题、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时都会更加困难。他要么退出这一领域,要么花上两三倍,甚至五倍、十倍的努力弥补自己的过错,最终再次获得他人的信任。
 
近来关于论文抄袭、数据造假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出现了直接用替换键搞定的“史上最牛论文”和只修改了致谢但论文的标题、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内容、注释、参考文献一字不差的“更牛抄袭论文”。
 
仔细阅读这些报道,问题多出在要提交毕业论文的学生身上。而在研究领域中有了一定积累、一定学术地位的人绝不敢这么明目张胆。这并不是“大牛”们境界高些,而是他们有了一些学术声誉,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连既得的科研资源也会失去。
 
2007年4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第五章第二十九条规定: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项目负责人和依托单位的信誉档案。《条例》第五章第三十条规定: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评审专家履行评审职责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建立评审专家信誉档案;对有剽窃他人科学研究成果或者在科学研究中有弄虚作假等行为的评审专家,不再聘请。
 
基金委已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如有作奸犯科者,将受到相应惩罚。从社会各界对科学基金的评价来看,信誉档案的监督与管理手段在保证基金资助公开、公平、公正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
 
目前这一信誉档案还只用于基金监督与管理,只对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和评审专家建立了信誉档案。希望相关机构借鉴基金委信誉档案的管理经验,以第三方身份独立地为科学共同体内成员建立信誉档案,以约束和规范所有人的学术行为。
 
更多阅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