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雷宇 雷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9-3-9 9:23:27
女生优势巨大 国家奖学金性别失衡拷问评价导向
 
一边是女生获奖优势巨大 一边是女性就业尴尬无奈
 
近日,教育部官网上“2007~2008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者”名单甫一公布,便引起了古南辉的强烈兴趣。他是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的大三学生。
 
小古顺手拿笔算了一下,结果着实让他吃惊: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为例,这6所典型的师范、财经政法、艺术、医学、农业、体育院校里,女生获国家奖学金比例分别为66.4%、79.9%、66.7%、100%、 70.8%、58.9%。
 
“真个是红花开遍,绿叶零星。”就在古南辉的母校,有428名同学获得殊荣,其中女生245名,占了57.2%,而武汉大学男女比例大于3∶2。
 
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金额为8000元,是我国高校目前规格最高的奖学金。发放比例不到5‰,足见含金量之高。
 
大学校园网内,不少人惊呼“女生凶猛”,“女生强势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班级奖学金男生“剃光头”
 
“哎,我们班男生全军覆没了,连个做绿叶的机会都没有。”
 
这是奖学金公布期间,记者在武汉某重点高校校车上听到的一段闲谈。记者走访了武汉一些高校,发现奖学金上的“阴盛阳衰”并不是个例。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本科生的男女生比例约为1∶2.8,2008年9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全部都是女生;覆盖面最广的人民奖学金在06和07级学生中有108名获奖者,男生仅占24席。其中,对成绩要求在前20%的自强奖,多数班级甚至连一个男同学都没有。
 
即使男女人数比较平衡的院系,能够进入年级排名前三分之一的男生也是凤毛麟角。武汉科技大学刚留校不久的刘畅至今记得,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03级两个班,共近百名学生,女生约占一半,有一年其中28人都拿了奖学金,男生则被剃了“光头”。之前一年的奖学金得主中也只有一名男生点缀其间。
 
在一些女生只有个位数的理工科院系班级,女生的位置也十分突出。武汉理工大学网络安全专业的陈同学介绍说,班上40多人只有7名女生,基本都能拿到奖学金;并且班里的前几名长期被女生“盘踞”。
 
高校招生的男生荒在加剧 班级中女生也更强势
 
女大学生揽下多数奖学金的一个背景是高校女生比重的逐步上升。
 
统计显示,女多男少的现象正从师范类、外语类等学校向综合型大学蔓延。甚至在交通大学等传统的理工科学校,女生比例也逐年“抬头”,那些土木、桥梁、机械等过去男生一统天下的专业,男女生人数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大有“平分天下”的趋势。
 
“每次招新报名女生很积极,我们已经在控制女生数量了,但是招的人基本上还是女生。”作为社团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的徐道明常常为“男生荒”着急。
 
“女生热心积极,班委和学生会中她们占了多数,这些女生都很优秀,她们在评选中有着很大的竞争力。”参与过奖学金评选的陈同学告诉记者,很多学院确定国家奖学金的获奖者时,都会征询各班班委和学生会干部的意见。
 
“这种影响力很微妙。”女生的“强势”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工作。
 
一些学校,奖学金评选采用的是成绩划分资格,最终由班级同学给候选人投票产生。华中科技大学07级学生卢伟强就曾有过一段奖学金落选的伤心故事。
 
作为年级屈指可数的成绩进入前40%的男生,他获得了人民奖学金自强奖的竞选资格。投票中,卢伟强和班级的一名女生得票并列第六,但是这个奖项的名额也正好只有六个。选举出现僵局,负责人决定再投一次票,两人“PK”。
 
卢伟强信心十足。作为班级生活委员,他平时在为班级做事时,跟同学们都混得比较熟。另外,他的加权成绩还略高于那名女生。而那名女生则缺乏这些优势。
 
“我忘了我们年级的男女比是1∶2。”出乎他和许多人的意料,这名女生以超过三分之二的选票“淘汰”了他。
 
“我知道,女生的选票基本上都投给了她。”
 
听课时女生全线压阵非常认真 她们在用辛劳换取安全感
 
古南辉关注大学里的“阴盛阳衰”现象已经一年多了,他阅读了大量女性研究方面的著作,平时还搜集大学女生的各种信息并同妇女研究机构人员多次交流。
 
对于女生在奖学金上的优势,他认为这并不是男女生之间的性别差异造成的。“女生在做事情时,目的明确,这使得她们更加注重短期行为。在学校里,学习好或考试分数高有着明晰的预期回报,她们知道该怎样安排当前行为,使行为直接导向目标回报。这使得女生在学习等方面更加积极,更有针对性。”
 
古南辉说,这样的场景在高校已经司空见惯:女生全线压阵,黑压压地在前面坐了一片。而男生大多坐在后面不易被注意的地方。上课的时候,女生在前面认真记笔记,而男生在后面聊天、睡觉、看小说,还常常中途逃课。
 
古南辉的一个同学是哲学系的,大三下学期的成绩排在年级的第二名,保研是触手可及,但一个暑假之后,他却欲哭无泪。他的加权成绩变成了第九名,而保研只要前八名。原来,班上的好几个女生,突然在暑假里发了好几篇论文,加了分。
 
华中师范大学周小李博士研究女性教育多年,在周博士看来,教育领域之所以出现所谓“阴盛阳衰”现象,一方面是男女教育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则是女生在压力下的奋斗。
 
周小李认为,当今社会仍旧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权力掌握在男性手中,女性要想在社会领域取得与男性同样的成功,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在现实社会状况下,女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她们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辛劳去换取一份安全感。
 
“阴盛阳衰”背后 我国教育的评价导向值得反思
 
在武汉科技大学高教研究所研究员李灿华看来,女大学生学业考分成绩优秀很正常。他介绍,有关智力与学业成就的研究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成就与智力的相关性越来越低、而与努力程度的相关性越来越高。这一点在青春期之后的教育阶段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女生天生更听话,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在大学比男生成绩优异,就不足为怪了。
 
“但是,正常中有着不正常。”李灿华研究员认为,国家奖学金评审考核的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学习成绩,还包括道德品质、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而很多东西根本没有办法进行量化评比,比如社会交往能力、人际关系等在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就会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虽然已经开始意识到并进行引导,但是实践学分、学生干部的加分方式无法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最能说明问题的还是成绩。
 
李灿华说,“学生是学校最好的产品,社会的认可也是对此最好的检验,一边是女生获奖优势的盛况空前,一边则是女性就业的尴尬与无奈,在就业歧视之外,不能不反思的还包括我们的评价体系本身的标准和引导方向。”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