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李将辉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布时间:2009-3-6 9:45:41
对话陈宜瑜院士:科学基金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基础
 
精彩话语
 
——公正性是科学基金的“生命线”,也是科学基金的“荣誉线”。
 
——在适度的竞争和适度的稳定之间找到平衡,这应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
 
——科学基金强调针对科学基金管理的整体性评估,淡化针对科学家个人的单一项目评估,实现保障科学家探索自由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面对经济危机,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加超前部署,更侧重基础,更侧重人才。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做到“三个清醒、三个不为”,即清醒认识科学基金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为已有的成绩而自满;清醒认识我们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清醒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科学基金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不为现有的工作模式和格局所局限。
 
——在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坚持战略定位和工作方针不动摇,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动摇,坚持依法管理不动摇,坚持营造创新环境不动摇。
 
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危机席卷而来,使得用科技支撑发展方式转变、用科技引领产业优化升级的使命更加紧迫。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应对危机也是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纵观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前沿已经明显延伸到基础研究,主要创新型国家纷纷对基础研究做出前瞻部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和主要资助渠道。据了解,2008年,我国自然科学基金的国家财政预算已达64亿元。如何管理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充分发挥自然科学基金在繁荣基础研究、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的突出作用?今年两会前夕,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
 
关于过去一年的科学基金资助情况——
 
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大
 
背景
 
基础研究既是原始创新的源头,又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支撑。科学基金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也走过了20多年不平凡的历程。20多年间,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1982年,科学基金从3000万元起步,到2009年,年度资助经费已达6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8.0%,也是基金委成立以来最多的一年。有文章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用20%的经费,推出了基础科研近80%的成果。
 
记者:请您首先谈一下过去一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总体资助情况。
 
陈宜瑜: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准确把握科学基金战略定位,贯彻新时期工作方针,稳步实施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全面落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了不懈努力。
 
2008年我们共收到1594个依托单位申请的各类项目83800项,比2007年增加近10000项。根据基础研究发展需要,通过“研究项目体系”、“人才项目体系”和“环境条件项目体系”三个体系资助格局的统筹部署,经过科学遴选,批准资助了各类项目14700余项,资助经费约64亿元。其中研究项目系列安排资助约44亿元。
 
2008年,基金资助的面上项目在平均资助强度上有了进一步提高。按照控制规模、提高强度的原则,安排资助面上项目8924项,金额28.86亿元,平均资助强度为32.35万元/项,同比增长2.8万元/项,平均资助率为18.1%。着眼优先发展领域,兼顾学科发展,整合创新资源,孕育重点突破,资助重点项目425项,金额7.8亿元;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学科交叉,汇集创新力量,攻克科学难题,在科学论证基础上,安排17个重大项目立项,金额1.7亿元;面向科学前沿、环境、国家安全等战略需求,统筹部署“十一五”重大研究计划,新批准实施4项重大研究计划,计划资助总经费2.5亿元。
 
记者:培养创新人才也是自然科学基金的主要功能之一,人才项目体系有哪些新举措?
 
陈宜瑜:科学基金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坚持蓄积后备人才,稳定青年人才,扶植地区人才,造就拔尖人才,培育创新团队。去年人才项目体系安排资助约18亿元。积极适应我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快速发展的需要,按照稳定资助强度、适度扩大资助规模的原则,资助青年科学基金4757项,比上年增加1421项,资助金额9.4亿元。着眼促进区域科技协调发展、推动科学基础薄弱地区人才培养工作,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支持674项,金额1.7亿元。着力造就和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含外籍)资助180人,金额3.5亿元。加强团队培育,促进协作创新,新启动创新研究群体28个,资助金额1.39亿元。
 
记者:最近,基金委还设立了一项“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陈宜瑜:该基金旨在延揽外国优秀青年学者到我国内地开展基础研究,为青年一代在日益开放的基础研究环境中搭建学术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条件不断改善并日趋成熟,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与国际学术界的交往也日趋紧密,已经具备了接纳国外学者长期来华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这一举措顺应了当前科学研究国际化的趋势和国内外科技界的需求。
 
鼓励国外青年学者来华参与国内学术研究,不仅可以让他们加深对中国科研状况的了解,推进学术研究的进程并与国内研究人员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且有利于外国年轻科研人员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接触和深入了解,对于培养未来与我国密切开展科技合作的骨干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一项着眼于未来的战略举措。
 
记者:最近几年,基金委尝试了联合基金和联合资助的方式,从而引导其他科技资源投入基础研究。效果如何?
 
陈宜瑜:通过设立联合基金和联合资助的方式,促进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广泛合作,引导其他科技资源投入基础研究,对整合科技资源、推动产学研结合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实施的9个联合基金共资助各类项目199项,金额1.66亿元。
 
记者:科学基金资助绩效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这方面基金委有什么新举措?
 
陈宜瑜:这一问题不光社会关注,我们也高度重视。为此,我们将第一次参照国际经验,组织国际性的基金绩效整体评估。
 
根据计划,评估工作主要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日本和德国等国家相关基金会进行国际性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效果进行考察。目前考察已结束,正在整理总结报告。第二阶段,继续调研美国的相关经验,在调研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初步方案,争取与财政部就评估指标体系达成一致意见。第三阶段,如果前两阶段工作进展顺利的话,预计在2010年正式实施国际评估。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国际性的绩效评估,不断完善科学基金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运作效率与效益,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驾驭和管理科学基金的能力。
 
记者:能简单介绍一下资助的人员和项目里有哪些新成果?
 
陈宜瑜:应该说科研成果是在多方面共同支持下取得的,基金所起的作用,我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孕育了一大批创新成果,发挥了科技创新的源头作用。二是培养和凝聚了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为科技创新蓄积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科学基金坚持把培养创新人才放在突出位置,实施科技人才战略,促进了我国基础研究队伍健康成长。2008年批准的面上项目负责人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学者占70%以上;重点项目负责人中45岁以下所占比例在45%以上,一批处于创新高峰年龄段的中青年学者成为承担科学基金项目、从事基础研究的主力。在科学基金等持续支持下,大批青年学者成长为学术带头人,一批学者成长为各自领域的科技领军人物。
 
科学基金通过持续支持创新研究,为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科学基金长期资助及国家其他科技计划的共同推动下,优秀成果不断涌现。比如,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奖人王忠诚院士和徐光宪院士均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徐光宪院士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二届化学科学部主任。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授二等奖34项,所有奖项的获奖人均不同程度地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记者:面对罕见的金融危机?基金委如何应对?
 
陈宜瑜:面对当前世界性的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危机,作为支持基础研究主渠道之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我们要更加超前部署,更侧重基础,更侧重人才培养。从源头抓起,不断加强原始创新能力,为推进我国自主创新的实际能力,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于监督体系建设——
 
公正性是科学基金的“生命线”、“荣誉线”
 
背景
 
2月1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下称《规范》)公布实施。该规范分为总则、加强学习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资助公正、加强组织纪律、保持清正廉洁等五章,共36条。
 
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根据《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对受理的举报信件进行了调查核实。经过常委会议研究,对50件做出了处理决定,其中撤销项目并取消一定年限申请资格的4件,撤销项目的5件,取消一定年限申请资格的5件,提出书面批评的16件。
 
记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什么要出台《规范》?
 
陈宜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钱现在越来越多,如何管好钱,用好钱,是我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主题,出台《规范》是我委落实科学发展观近期整改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落实十七届中纪委二次、三次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是贯彻落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完善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公正性是科学基金的“生命线”,也是科学基金的“荣誉线”,公正则荣,不公则损。科学基金在社会上的声誉好,也是因为评审的公平公正。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社会上不良风气会从不同角度渗透到科学基金工作中,会从方方面面影响评审工作,科学基金面临的职业道德风险越来越大。
 
以前,规范工作人员行为的规定虽然包含在各类管理规定中,但全面集中规范工作人员从业行为的制度还没有出台;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内容虽然渗透在各类管理规定中,蕴含在科学基金文化中,但还没有形成专门的倡导性、规范性文本。2007年我们开展了科学基金监督工作调研,提出加强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建设。之后,花了近1年的时间,进行了大量研究,听取了各方面意见,出台了《规范》。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明确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哪些不可为、哪些不能为、哪些不应为,来进一步规范委内工作人员从业行为,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促进基金队伍廉政建设,保障科学基金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记者:最近,随着几篇署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名字的论文被曝造假,舆论哗然。我想问的问题是,在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过程中是不是也存在一种可能,那就是名气大的申请者,比如拥有院士的头衔会更容易获得自然科学基金?
 
陈宜瑜:不会。在评审工作中,我们采取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两级评审,依靠专家对申请项目的科学价值、创新性等进行独立判断和评价,坚持以学术价值判断为核心标准,以创新为导向,科学面前人人平等,不以身份、地位、名望论高低。
 
此外,我自己就是个例子,我本身也是院士,在我没有进入基金委工作的时候,也曾经几次申请科学基金被拒绝,这很正常。我相信科学家绝大部分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是坦荡无私的,是自律的。
 
记者:自然科学基金每年都对科学基金申请过程中的若干不端行为案例进行过通报,每一次通报都在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在弘扬科学道德、惩治科学不端行为方面,基金委还将出台哪些举措?是否考虑过进一步加大披露的细节,比如点名批评?
 
陈宜瑜: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加强科学道德建设。继续实行评审会派驻监督组制度,试行评审专家会前承诺制,在部分学科评审组开展了公正情况调查。进一步完善监督委员会工作机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维护科学道德,弘扬科学精神。在严肃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注重预防,注重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科研诚信工作体系,切实推动科研诚信建设。
 
对于不端行为的处罚力度,是否会点名批评,要看不端行为的违规程度。对于某些轻微的违规比如因引用文献为标注、引文不严谨等行为一般我们会隐去名字处罚。目的是为了保护年轻的科研人员,一旦公开批评曝光可能就会让他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并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但对于严重违规行为,我们会按照《处理办法》严格处理。
 
记者:您能否总结一下决定科学基金评审公正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如何保障科学基金评审公正?
 
陈宜瑜:“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是科学基金一贯坚持的评审原则,是科学基金制的鲜明特色,是维护公正性的基础,是科学基金赢得科技界信任的根本保证。我们还形成了以尊重科学,公正透明,激励创新为核心的科学基金文化。
 
我们一直高度重视专家评审系统建设,不断更新和充实专家库,形成了包括海外专家在内7万多人的评审专家队伍,建立了75个学科专家评审组。为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性,专家评审组实施定期轮换制度,评审全过程严格执行回避和保密制度,防范利益冲突。每年有30-40万人次的专家参加科学基金通讯评审,近800名国内专家和近百名海外专家参加会议评审。
 
科学基金的评审制度,对于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学术评价中违反公正原则的行为,遏制拉关系、走后门等不良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发挥了重要作用。基金委遴选的专家不仅有很强的学术背景,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对会评专家,基金委实行了会前承诺制度,提醒专家注意评审纪律,注意回避、保密等制度。在完善的评审体系和严格的评审程序中,“小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和“大同行”会议评审是科学基金评审公正的关键。
 
同时,基金委建立健全了科学基金监督体系,建立了有效的监督工作运行机制和完善的监督制度,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举措。比如,在会议评审中实行了派驻监督组制度等,进行过程监督;制定颁布了《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加强了对基金项目申请中弄虚作假、剽窃等科学不端行为的惩戒力度;印发了《关于加强科学基金工作中科学道德建设的意见》,倡导科技工作者树立科学精神,反对学术霸权等不良学风;制定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异议期试行办法》,公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资助候选人,接受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监督等等。
 
记者:在完善制度和规范方面,基金委还有哪些打算?
 
陈宜瑜:2006年,在基金委成立20周年之际有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章程》。其后,我们花了很大精力推进科学基金立法。国务院于2007年2月正式颁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2007年基金委党组决定,把落实《条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行政管理作为今后的主要任务。一年多来,我们在规章制度的梳理、健全和规范上做了大量工作,对现有的规章按“废、留、并、改、立”作了分类处理,基本形成了由65部内部规章和36部部门规章组成的科学基金规章体系,下一步还要继续修订和完善。
 
另外,在行为规范建设方面,我们还要继续抓申请人、项目承担者、评审专家和依托单位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工作管理办法》将于今年出台,以进一步强化规范专家评审行为。总之,要把道德行为规范推进到与科学基金事业相关的群体里去,让相关人员都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共同维护科学基金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关于科学基金发展的思考——
 
科学基金发展与“六个关系”
 
背景
 
深化对基础研究的认识,不仅仅是国家政策和科学管理层面的问题,也是科学家自身需要在新的历史环境和科学背景下思考的内容。在接受采访中,作为中科院院士,陈宜瑜用一个哲学家的眼光,理性地思考了科学基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辩证关系。他提出对基础研究存在着一个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基金管理才能逐渐找准自己的位置,修正和完善自己的道路和目标。
 
记者:如何用好自然科学基金其实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定位、取舍、方向等许多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比如您阐述的科学基金发展的“四个不动摇”与“六个关系”,有很深的哲学意味在其中,你能具体举例说明一下这些关系吗?
 
陈宜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科学基金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未来一段时期,既是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理清各种矛盾的辩证关系,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在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坚持战略定位和工作方针不动摇,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动摇,坚持依法管理不动摇,坚持营造创新环境不动摇。具体说来,要妥善处理以下六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一是处理好竞争性支持与稳定、延续支持的关系。基础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科学基金采用的竞争性同行评议机制,是国际上激励创新的通行做法。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基础研究需要长期稳定支持才能厚积薄发。因此,我们要在适度竞争的基础上,对一定的资助对象采取适当的延续、稳定支持模式,鼓励科学家长期执著于一个方向潜心研究、矢志不渝攻克难关,不要花费过多时间撰写申请,应付竞争。日本专家角南笃认为,中国科技发展要创造能够脚踏实地搞研究的氛围,在适度的竞争和适度的稳定感之间找到平衡,这应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
 
二要处理好全面均衡布局与重点部署的关系。全面均衡布局与重点部署的关系,是科学发展中面和点的关系。没有面上的部署,就不会有点上的突破。在国家创新体系总体布局中,科学基金承担了支持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职责,这是我们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我们在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计划实施提供人才和项目储备的同时,还必须从推进基础研究发展的总体要求出发,在前沿领域加强重点部署,坚持有限目标,实行稳定支持,促进集成升华,推动跨越发展。
 
三要处理好支持非共识创新与依靠专家共识判断的关系。依靠专家的共识判断是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但也要注意到,一些原创的思想,有可能经过专家评审系统的层层筛选,其中具有创新思想的锋芒容易被磨掉,从而倾向于支持保守的研究。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同行评议的作用,不能因此而否定依靠专家的机制。如果撇开专家,完全靠管理人员来甄别和支持非共识创新,公正性、科学性都会受到科技界质疑。支持非共识创新是世界科技管理的难题,解放思想,就是要知难而进,积极思考创新机制,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
 
四是处理好营造宽松环境与加强绩效管理与评价的关系。营造宽松环境,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特别要宽容失败。基础研究具有探索性,先定的百分之百的成功不符合科学规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提出,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原始记录证明其已经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的,要予以宽容。我们要坚持营造宽松环境,宽容创新挫折。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科学基金是国家财政性经费,从对纳税人负责的要求出发,必须加强绩效管理与评估,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率和效益。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就是要做到科学评估,充分尊重基础研究的特点和规律,强调针对科学基金管理的整体性评估,淡化针对科学家个人的单一项目评估,实现保障科学家探索自由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五是处理好管理的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个性体现共性,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科学管理有普遍、一般的规律,也需要尊重个性,因时、因地制宜。科学基金有统一的资助机制和模式,也应当有根据学科领域特点而有所不同的资助管理方式。解放思想,需要我们开动脑筋,研究科学管理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在尊重个性特点和基础上探讨共性规律,思考和实行适合不同学科领域发展的新模式,从而真正推动我国基础研究事业实现科学发展。
 
六是处理好依靠委内外专家与规范、约束专家行为的关系。科学基金管理队伍和我们依靠的评审专家队伍总体素质是好的。同时应当看到,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期,各种不良风气也会从方方面面施加影响,从而增强了职业道德风险。要防范职业道德风险,就必须有明确的规范约束。我们必须首先强调坚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设立了职业道德规范研究和文化建设调研课题,目的就是努力实现用法规来管理,用文化来熏陶,用规范来约束。同时,我们在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的同时,也要注重防范评审专家职业道德风险,抓紧制定评审专家管理办法。
 
面向未来,我国基础研究发展面临的形势是好的,科学基金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繁重。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切实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管好用好科学基金的机制和措施,转化为推进自主创新的实际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