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王静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4-22 2:20:7
不同视角下的能源发展观
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合作研讨会侧记
 
4月15日,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纷纷就中国能源发展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观点迥异。
 
石油不会枯竭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德国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认为,石油不会枯竭。他指出,最近俄罗斯科学家认为,石油是原生物,在地球深层可能有大量石油。石油植物生成论未必正确,因此很快枯竭的理论需要修正。
 
恩道尔说,围绕着石油的战争是世界地缘政治斗争的表象,本质上是发达国家争夺对全球的控制权。“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美国发动的战争目的在于政治权力的扩张,孤立俄罗斯和中国。1997年,美国外交杂志发表文章称:“欧亚大陆是政治自信和充满活力的家园,欧亚大陆人口、资源等发展潜力超过美国,主宰着欧亚大陆的国家自然控制着中东和非洲,欧亚大陆的权力分配对世界具有深刻影响。”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大力发展新能源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希良对中国替代能源发展进行了情景分析。一个是参考情景,另外两个是目标情景。目标情景包括二氧化碳排放情景和双控情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时控制石油的对外依存度。
 
张希良说,在参考情景下,中国不采取额外的政策和技术,沿着现有的发展态势发展。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趋势一直持续到2050年,到2030年以后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虽然趋缓,但是很难实现零增长。到2025年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超过100亿吨,这对于全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挑战。替代能源主要是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到2030年,国家总体替代能源比重应占到20%左右,到2050年应占到33%左右。替代能源的比重会有明显的增加,实现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就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认为,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其中包括能源问题。受过战争之苦的人有体会,塞尔维亚总统说:“我宁可和谈一百年,也不要一场2秒钟的战争”。伊拉克战争,用了5000亿美元,如果这5000亿美元用于发展新能源,那每年发展5000亿瓦风电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技术研发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
 
他认为,太阳能发电当前每度电四五元,如果通过技术研发变成2元,50年后电就不贵了。技术发展、技术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伊拉克局部战争在5~7年的时间内用去5000亿美元,如果美国和中国发生战争,则是5000亿的几倍。
 
应从战略高度全面考虑能源问题
 
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马俊如说,人们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期望很高,但需要冷静地思考。中国太阳能发展非常快,多晶硅的生产供不应求。但是没考虑多晶硅的发展给解决能源问题带来了新的麻烦。因为多晶硅本身不仅耗能,还制造污染。如果在发展能源过程中没有一个战略性的全局考虑,只是大家一股热情上来发展某种能源,结果很难预料。
 
关于全球变暖,主流观点是控制排放。但全球变暖是否有反面依据?是否有人认为不变暖?有没有海平面下降的声音?在中国有没有这种知识成果?据马俊如了解,俄罗斯科学家长期在北冰洋研究,认为全球不是在变暖,而是在变冷。所以,全球变暖是否可以质疑?另外,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科学家从地质变迁角度观察,发现几千万年以来,海平面不是上升而是在下降。大家长期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结论相反,究竟哪个更有说服力、证据更充分?也许大家都对,因为方法和手段不同产生了不同结果。
 
总之,在能源研究、环境方面,存在长周期的变化,不同视角的创新性研究都是非常需要的。这提醒人们,事情不是只有一种看法,而是有多种看法、有更多科学内容,但决策必须是综合考虑的结果。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