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梅进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8-7-31 13:27:56
《自然》:研究证实基因变异可导致精神分裂症

图片说明:研究人员发现新证据表明DNA缺陷可导致精神分裂症。
(图片来源:Michael Gesinger/Getty Images)
 
近日,两项大型精神分裂症研究提出迄今最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基因变异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研究人员将精神分裂症高风险与三个缺失了部分DNA的染色体区域联系了起来。虽然只有很少的患者携带这些突变,但是类似的缺陷可能有助解释精神分裂症的其它案例。
 
其中一项研究由欧美国际精神分裂症联盟(The U.S.–European International Schizophrenia Consortium)进行。研究人员比较了大约3400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200个对照者的基因副本数,结果发现患者发生DNA额外增加或缺失的概率要比对照者高出15%。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患者1号染色体和15号染色体上两个特定区域发生DNA删除的风险也要高得多。另外一项研究由冰岛的deCODE Genetics公司和欧洲SGENE协会进行,包括了4700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1200个对照者。研究人员查明了与第一项研究相同的两个突变以及15号染色体上的另一个突变。这两项研究7月30日均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上。
 
研究人员报告说,其中一个突变至少会增加3倍患病风险,另外两个增加的风险要超过10倍。deCODE首席执行官Kári Stefánsson表示,这些是非常大的风险。这两项研究还证实了之前报道的22号染色体上发生的删除,它与颚心脸综合症(velocardiofacial syndrome)相关,经常会导致精神分裂症。
 
Stefánsson认为,虽然每个副本数变异在人群中的携带量不足1%,但是它们和其它的副本数变异可能是与大脑发育有关的共同生化路径的一部分。美国麻省综合医院的Pamela Sklar说:“这提供了很大的希望,我们正朝着理解精神分裂症病因的方向前进。”此次发现的一些区域早前已被证实与孤独症和智力缺陷有关,表明了可能存在共同机制。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精神病学家Jon McClellan表示,副本数变异倾向于在已知的DNA“热点区域”发生,在精子和卵子形成期间复制染色体的时候,这些地方有时会发生错误。他说:“如果其中任何一个遭到破坏,就有可能导致疾病。”他同时认为,在最复杂的人体器官——大脑中解开这些路径将不会简单。
 
除了上述两项研究之外,7月30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发表了另外一项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英国加的夫大学的Michael O'Donovan小组报告发现了一种会增加普通人群患精神分裂症风险的变异。不过McClellan表示,携带这种变异的人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只比常人高出12%,表明了它发挥的作用比较小。而且正如其它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一样,这一研究也需要其他研究人员进行重复。(科学网 梅进/编译)
 
(《自然》(Nature),doi:10.1038/nature07229,Hreinn Stefansson,Kari Stefansson)
 
(《自然》(Nature),doi:10.1038/nature07239,The International Schizophrenia Consortium)
 
(《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doi:10.1038/ng.201,Michael C O'Donovan,Michael J Owen)
 
更多阅读(英文)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