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徐理勤 赵东福 顾建民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7-29 2:30:55
模块化教学改革:灵活培养学生能力
 
波洛尼亚(Bologna)进程是对德国近年来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高等教育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德国高校广泛开展了模块化教学改革,较好地解决了课程设置的体系化问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问题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
 
1999年欧洲29个国家签署的波洛尼亚宣言表示,至2010年要在欧洲构建一体化的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在这个大背景下,德国高校全面启动了学制、学位改革。围绕着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德国高校广泛开展了模块化教学改革。
 
所谓模块化指的是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即模块,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及考核内容的透明度,从而提高整个学习的灵活度。
 
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模块化教学改革借助于模块化这一手段,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将培养目标、教学环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较好地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课程设置的体系化问题
 
长期以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自成体系且各自为政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总体培养目标的实现。德国模块化教学改革则从以下两个方面较好地解决了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
 
第一,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模块与模块之间层层递进、相互支撑。
 
以该校机械制造专业为例,它下分通用机械制造和自动化制造两个专业方向,其专业培养目标为“通过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应用型工程教育,为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作准备”。根据技术的最新发展,该专业学习致力于传授分析问题、借助于合适手段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该专业学习还传授成功的职业生涯所必需的社会、生态和跨学科能力。
 
在以上培养目标的阐述中,“应用型”、“复合型”成为主要的教育理念。
 
模块的构成充分突显了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针对专业总体培养目标有针对性、有选择性构建基础模块,同时为了有助于学生在相关的专业领域间转换,两个专业方向的前三个学期的基础模块是一致的;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模块设置中保证了相当比例的专业课程模块。再次,法学、企业学、劳动科学等跨学科课程模块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现代工程师应该具有从经济学、生态学和社会学角度寻求技术解决方案的特征。
 
第二,围绕模块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模块内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根据专业总体培养目标,每个模块都制定了各自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设置课程,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及自学时间。每个模块都指定了模块负责人。
 
以“测量—控制—调节I”模块为例,其模块目标为学生应该掌握物理技术的方法与原理,运用传感器及其他检测手段对过程、装备、机器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调试。模块下设三门课程:“测量技术I”、“调节技术I”和“测量—控制—调节实验”。
 
由于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课程教学内容有很好的衔接关系,也更有针对性。如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不过于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针对专业总体培养目标有选择性地构建教学内容,为专业教学服务。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
 
许多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的总时数很多,可是却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许多高校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模块化教学改革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模块通常是一个总量为4~8 学期周学时的教学单元,围绕着同一主题,融合了课堂教学、练习、研讨、项目、实验等不同的教学形式。
 
以“电子技术”模块为例,该模块由 “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练习”和 “电子技术实验”三门课程组成,融合了课堂教学、练习、实验三种形式,相互之间在内容上衔接得非常紧密,且由同一个教授承担教学任务。教授们亲自参与实验的开发、指导、考核,这种组合也使得现场式教学成为可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问题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何开展素质教育是长期以来困扰大家的问题之一。高校素质教育常见的方式是开设人文类课程,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一方面从培养计划总学时控制的角度来说,增设课程难免挤压必需的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增设课程传授给学生的是知识,而不是能力,对综合素质的提高效果并不明显。
 
德国模块化教学改革则强调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环节紧密结合,通过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主要方式有三:一为企业技术实习和毕业设计,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为项目设计,其题目来自企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从市场调研、方案设计、制作到作品展示的整个实战过程,撰写项目设计论文,并采用口头报告的形式在其他学生、教授和企业代表面前展示进展情况和解决方案;三为综合性、自主性实验,它要求学生有充分的准备,一份实验报告就像一份研究报告,有详细的内容,因此实验课的学分往往高于同学时的理论课程。
 
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恰恰使得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成为许多学生的薄弱环节。与德国模块化教学改革相配套的学分计算方法,即欧洲学分计算和转移系统,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根据该系统计分方法,一个学期相当于30个学分,一个学分相当于学生30个小时的学习量,即每学期平均900个小时的学习量。学分的计算不仅仅考虑了授课时间,还同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自学时间。
 
以模块“设计 III”为例,该模块由“机械零件II”和“设计练习I”两个课程组成,总计6个学分,其中课堂教学为 80 学时,自学的学时量为100小时,共 180小时。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自学时间,教授们列出了详细的教学参考书,授课时只讲授要点,其余部分则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使用这种学分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其独立学习能力。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