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赵鹰 孙琛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7-29 2:30:55
“211工程”十年建设:高校硬件换新颜
 
“211工程”三期建设即将开始,目前已进入立项工作的最后环节——专家评审阶段。对于“九五”、“十五”期间的“211工程”建设成果,单从资金投入上来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投入373.8亿元,为入选高校更新科研设备、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入选高校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11工程”以来,各高校对硬件的投入大大增加。 

 
跨世纪的差距变化
 
科研和管理双肩挑的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贺高红对“211工程”建设的成效有着切身的体会。
 
1997年,贺高红到香港科技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时,该校世界一流的科研设备让她震惊了:电子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这种震惊,用她的话来说,是一种绝望的心情。去之前,贺高红还想,我们都很聪明,也很勤奋,只要努力,肯定有收获。可是,看着眼前的一切,贺高红感叹:“没有这样先进的设备,要出一流的成果谈何容易!”
 
贺高红的感叹道出了那时内地高校面临的窘境。在今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三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学位办主任、中科院院士杨玉良坦言,在实施“211工程”之前,以1995年来看,中国高校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仪器设备非常陈旧、教室和科研用房十分紧张、教育技术和文献资源建设滞后,不能够适应人才培养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要求。
 
相对应的,体现出的是中国高校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弱,高水平的成果也不多。比如,在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发表的SCI论文数总共只有10832篇,低于当年美国哈佛大学和MIT两校同期发表的SCI论文数。正因为这些原因,中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非常低,当时国际合作和交流层次也非常低。
 
不过,在“211工程”一期结束时,2000年,贺高红再次来到香港科技大学时,感觉好多了,设备上的差距已经没有那么大。据她回忆,早些时候,在大连理工大学,对于电子显微镜的操作,一般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现在,学生经过培训之后也可以上机操作,设备的普及程度已经比较高了。
 
到了2005年,贺高红到法国某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时,这种设备上的差距已经几乎感觉不到了。这一年,正是“211工程”建设的第十个年头。再到2007年,贺高红到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河滨分校时,两边的差别也不大。“在设备的更新换代上,‘211工程’建设确实功不可没。”
 
在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入选高校的硬件建设的整体水平从两方面可以看到成效:一是教学科研用房到2005年达到3111万平方米,是1995年的2.6倍;二是在高校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上,2005年是1995年的5.4倍。
 
杨玉良表示,建设过程中,在缩小与世界一流学科之间的硬件差距时,科研设备不仅仅只是完全靠买,还发扬了自主创新的精神,自行研制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比如,浙江大学就研究出废弃物能源化综合利用及燃烧污染控制平台。
 
此外,在实现资源共享方面,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和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通过十年建设,从无到有,初步构建了中国独有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及时了解世界学术信息,共享学术资源,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支撑。
 
多出高水平的成果
 
“非常感谢国家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在较短时间内能大幅缩短与世界一流高校之间的科研设备的差距。”贺高红表示,据她所知,被列入“211工程”建设的高校对国家给予的机会都深怀感激之情。而且,正是有了一流的设备,才能建设出一流的学科,也才能有一流的成果问世,才能向世界同行们展示中国高校科研的强劲实力并一起探讨问题。
 
以大连理工大学特种-精密加工及微系统学科建设项目为例,其“211工程”建设标志性成果“压电石英现代测试理论、方法、系列化新型测量仪及其应用”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技术还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压电车削、钻削等切削测力仪和系列化压电传感器,建立了我国压电测量仪品牌,产品不仅在国内被广泛使用,还出口国外。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过航空航天力学、控制科学与自动化技术等重点学科项目建设,推动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在网关集群网络构架体系,飞行器隐身技术研究,卫星飞行器的仿生流体力学等领域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
 
在中国科技大学,其物理学科在国际上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量子博弈实验,可说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而复旦大学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数字技术,研制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形成2000余年中国疆域行政区域变化的所有地图。
 
除了科研成果,产生的大量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也是建设成果的一部分。
 
杨玉良提到,根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开发的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在1995年至2005年间科研机构对发表论文的总数以及被引用的次数进行统计,按照22个学科进行排列,世界范围内单个学科排名前1%的科研机构有2500所机构(研究所、研究院),其中大学接近1400所,中国有26所高校共计75个学科进入了ESI数据库有关学科领域的前1%,而这些高校全部都是“211工程”学校,主要集中在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学等。
 
以ESI所提供的统计结果为根据,清华大学材料学科在1995年至2005年期间发表SCI论文总数为3677篇,居世界大学第二位,按照文章被引用次数排名,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以文章被引10733次而位居世界大学第20位。
 
三期建设重在人才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除了科研设备和科研产出外,在前两期的建设过程中,还有两个较为突出的特点:一是师资队伍建设,十年共引进教师43711人。2005年高校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是51211人,是1995年的5.8倍。二是人才培养,十年累计毕业本科生有242万人,研究生达到了62.31万人,留学生为11.27万人。2005年的在校研究生人数是1995年的6.2倍,这表明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学科领军人物的培育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如北京大学化学学科,有8位院士、12位长江学者和26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的高水平的队伍。根据ESI的统计结果,1995年到2005年北京大学化学学科在SCI发表论文数是4526篇,列世界大学的第15位。
 
杨玉良表示,在三期的建设中,将从目前的700多个重点学科建设到1000个左右,同时,将更加注重的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
 
此次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100亿元,主要用在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和全国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系统。
 
对于未来的“211工程”建设,身兼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学科建设-“211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膜科学与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于一身的贺高红怀着这样的心情——“情愿双肩挑,不怕累,因为我热爱这些工作,愿意付出我的所有。”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