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王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7-18 2:28:42
科学时报:专家建议灾区以就地重建为主
 
据初步评估,汶川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约为8500亿元~9000亿元,国家负责恢复重建规划的部分涉及51个严重受灾县(市、区)。
 
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此次汶川地震灾害的综合评估工作已经初步告一段落,特别是受灾范围和基本损失评估已经有了基本结论。7月16日,国家减灾委—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组组长、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了最新情况。
 
几个关键数据
 
这次地震灾害影响总范围评估确定约为50万平方公里,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8个省市区。50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史培军以北京市为例予以说明:北京市各区县面积共为1.68万平方公里,地震灾害影响总范围相当于近30个北京市。
 
其中,极重灾县(市、区)全部在四川境内,面积约为2.6万平方公里;重灾县(市、区)面积约为9万平方公里,一般灾区面积约为38.4万平方公里。
 
从受灾情况最为严重的四川省来看,除极重灾区外,重灾区面积约6.1万平方公里,两者合计,严重受灾面积约为8.7万平方公里。
 
综合考虑四川、甘肃、陕西三省人民政府的意见,最终确定汶川地震极重灾县(市)为10个,分别为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什邡市、青川县、茂县、安县、都江堰市、平武县、彭州市;重灾县(市、区)为41个,一般灾区为186个县(市、区),影响区为180个县(市、区),共计417个受灾县(市、区)。
 
其中严重受灾县(市、区)合计为51个,由国家负责其恢复重建规划。“这很重要,这51个严重受灾县(市、区)所涉及的严重受灾范围也在国务院会议上通过了,规划涉及三省,规划面积在13.1856万平方公里,涉及户籍人口2123万,这一区域的上一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为2519亿元,此次灾害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口为86500人,主体在四川,有86150人,倒塌房屋折合约1413万间。”史培军表示。
 
这也是这一阶段最主要的结论,这一结论是所有恢复重建规划工作的基础。
 
灾害评估组按预定方案对财产损失、房屋、道路、通讯等各项损失进行了评估,此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约为8500亿元~9000亿元。其中,房屋倒塌损失大约占总的直接经济损失的近一半。
 
该损失数据经过核校、评估,也与专家委专家所作模型分析大致相当。史培军表示,统计表格为专家委制定,由地方填报,相对来说,基本不会有重复统计的情况;为避免漏报的可能,或是可能存在的个别方面的高估,他们对数据特别进行了核校。
 
几个亮点
 
史培军对此次综合评估的突出方面进行了总结:其一,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承担了此次灾害的评估工作,涉及多位专家、多部门的共同合作;其二,针对专门出台的条例依法评估;其三,灾害选择的指标与构建的综合灾情指数,构建了一个科学的依据,科学的指数、指标是进行科学评估的前提,这是过去没有过的;其四,这一评估结果已经过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具有权威性。
 
其五,国家依据此次评估的科学结果,作为恢复重建范围确定的重要依据。
 
本次评估是依法评估——主要依据6月下旬通过的《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涉及80条法规。针对一个灾害出台条例,并且作为灾情评估的依据,这是以前没有过的。
 
“按《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要求,对灾害范围作出评估,要分出严重受灾地区和一般受灾地区。我们是运用灾情指数予以确定,灾情指数在国内是第一次做,这也是国内第一次对巨灾进行综合受灾程度的综合评估。”史培军表示。
 
现在,评估主要涉及五大类指标:平均地震烈度,死亡和失踪人数的绝对值(死亡和失踪的确切人数)与相对值(指户籍人口中每万人中的死亡和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的绝对值(倒塌数量)与相对值(每万间房屋中的倒塌数量),地质灾害危险度(包括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万人转移安置率(户籍人口中每万人转移安置出来的人口的比率)。评估以行政县市区为单元进行。其中突出考虑平均地震烈度、死亡和失踪人数以及倒塌房屋数。
 
总体考虑,极重灾县(市)均位于地震10、11度烈度区,因灾死亡与失踪人数的绝对数都大于1000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此次地震灾害总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9.5%。
 
重灾县(市、区)基本位于地震7、8、9度烈度区,因灾死亡与失踪人数一般为500人以内;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灾害总的直接经济损失约44.7%。
 
经过地震综合灾情指数的计算,0.4以上作为极重灾区,0.4~0.15作为重灾区,0.15~0.01作为一般灾区,小于0.01作为受影响区。
 
评估数据主要是有5个方面的来源:民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震局,灾区遥感监测数据,专家赴灾区实地调查、核查所获得的灾情资料。
 
就地重建还是异地重建?
 
至于一直为大家所争论的应该就地恢复重建还是异地恢复重建问题,史培军透露,他们在7月15日会议上对此又进行了讨论。专家们表示,原则上以就地重建为主,但对那些确实处在灾害高风险地区、生存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适度以就近异地重建为辅。
 
同时,原则上对于就近异地重建部分,要求相对分散而不要集中,以避免给一个地方带来太大压力和太多社会问题。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