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陈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12 2:51:23
陈安:科技是应急管理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对应急管理的关注越来越多。就在前不久笔者参与组织的第一届“现代应急技术、应用与实践”国际研讨会上,大家的热情也凸显了对这一领域的热度。从最近爆发的一些事件看,处置突发事件在科学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名从事应急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学者,我更关注科学在应急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以往经验和教训来看,理性应急、科学救援是进行高效应急管理的重要且主要手段。
 
怎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完成应急管理呢?主要应该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突发事件的内在机理进行专业性、行业性的规律分析,并进而从一般性的机理角度分析几乎所有突发事件都具备的规律性。比如,在地震这一领域,科学可以协助我们回答以下类型的问题:地震为什么会发生?怎样的建筑结构才能抗拒高烈度地震?在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行动才有更多逃生机会?对这些现象的研究都属于地震灾害的专业性机理。而地震发生后为什么会出现诸多的次生灾害?怎样防止次生灾害的出现?这些问题则是一般性机理的主要研究对象。
 
第二,发现更为科学理性的评价方法是实施应急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灾害应对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对灾害本身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价。事实上,在应急过程中我们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灾害评估。但在应急管理中,这远远不够。发生灾害后,我们要尽快清楚灾害是否能被减缓,对人工无法干预其过程的灾害,也应该知道采用怎样的管理手段可以尽快逃离灾难,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怎么救援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人的生命以及财产、怎样投入才可以尽早恢复到我们希望的正常状态,这些都应该作为更好的评价手段在应急管理中落实和实施。这些都是进行科学理性应急的重要方法。
 
第三,重视群体心理问题是遏制灾害持续的关键措施。群体和个体在量等方面存在极大不同,按照复杂性理论,会出现一些“涌现”出来的新特性,在心理领域也是如此。当一个群体同时遭受突发事件的时候,心理上的反应会有一些与个体不同的特点。比如,在灾害中,群体表现出一定的混乱性,有些不理性的决策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被认可和追随,心理恐慌就是其中一大类。应该对各类因灾害事件带来的心理恐慌现象进行监测和预警,防止恐慌放大问题。这些都是科学和技术手段可以协助应急管理者做到的。
 
第四,科学的机制设计是进行可操作性应急的重要支撑。应急机制包括多个方面,如协调机制、奖励与问责机制、启动与终止机制等。当前的机制尽管已经具备,可由于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很多机制在启动后有很多无法操作的弱点,如一些灾害的单一启动准则的存在就使有效应急非常困难,甚至存在由于不满足启动条件而错过时机的现象。考虑到各种实际存在的约束,对这些机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是实施应急管理的必由之路。
 
总之,从政治学到社会学,从心理学到管理学,从基础学科到技术学科,从理论方法到实践应用,应急管理涉及多个学科。在这一切的背后,科学是最坚实的影子,完善基础科学研究才可能是进行高效应急管理的本质。(作者系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08-12-12 A1 要闻)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