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时间里,何赛灵的头发几近花白。从“三无”(无科研用房、无科研人员、无科研设备)起家,到现在带领团队每年在本领域顶级的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40篇论文以上,其间的艰辛可想而知。
教学感言:
做学术要有三“心”:静心、自信心、事业心。
正所谓天道酬勤,勤奋的人自然会得到应有的、公平的回报。
何赛灵,1992年初获瑞典皇家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后留任瑞典皇家工学院副教授和教授;1999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并创立浙江大学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同时担任瑞典皇家工学院—浙江大学光子联合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及主任,科技部“973”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新型人工电磁介质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首席科学家;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在SCI检索的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求知要真
何赛灵生长在浙江临海市,这是一个东南面海、山明水秀、宁静雅致的海边小城,也是一个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古城,自古以来崇尚教育,仅建国以来,就已经出过17位院士,可谓人杰地灵。据何赛灵介绍,家乡还有一段古长城,据说比北京的长城还要古老。生于斯地,他把家乡的灵气与自己的智慧完美地结合起来。
在浙江大学本科毕业后,怀揣对科学的梦想,年仅23岁的何赛灵远渡重洋,到瑞典皇家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从太平洋遥远的西海岸到大西洋遥远的东北岸,千里之隔,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虽然新奇却充满了陌生和孤独。文化上的差异、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时时折磨着他的思绪。但天性不服输的何赛灵战胜了这些挑战,在这块求知的乐土上一扎就是10年。
1992年1月,何赛灵获得瑞典皇家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同年2月,他开始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0月,才26岁的他就成为了瑞典皇家工学院的副教授,是当时瑞典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5年之后,刚满30岁的何赛灵以沉甸甸的研究成果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赢得了瑞典皇家工学院的认可和同事们的尊重,获得了终身教职。
在求学的路上,除了搞财会工作的母亲从小培养他的严谨生活态度外,令何赛灵终身难忘的,是他在瑞典读博士时的导师。“他对我的成长影响至深。”
何赛灵说:“导师很有涵养,很会处理、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现在遇到困难时,就会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的导师此时会怎样做,然后就知道答案是什么了。”
何赛灵回忆,导师对学生非常认真、负责。“就拿对待学生的论文来说,每一篇他都要亲自动手修改三四遍才允许投稿。他在修改学生文章时,总是让学生坐在他的旁边指导修改。然后,他一边修改,一边告诉学生这里为什么这么修改。有十几篇文章经导师这样修改下来后,学生也能独立写出比较漂亮的英文文章了。”他说:“我的导师认为,文章一旦拿出去发表了,就要经得起科学的检验、经得起时间和世人的检验,一定要严肃、认真对待。”而何赛灵现在沿袭的,就是导师那种严谨的治学态度。
现在,何赛灵要求自己的学生不要急于发表文章,重要的是首先要夯实学科基础。因此,他经常跟学生讲,做学术要有三“心”:静心、自信心和事业心。他说,从事科研要能够静心,追求目标要有自信心,展望未来要有事业心,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这三“心”缺一不可。
做人至诚
在瑞典的10年间,何赛灵从一个求学者成长为受人尊重的学者,只不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他,总想着的是“我能不能回国为国家做点什么?”
而从决定回国应聘,到重回母校浙江大学落地生根,何赛灵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那时候,他也很忙。
1998年底,听说国内开始实施特聘教授计划,当时何赛灵就动了心。1999年3月,何赛灵到台湾开会,就顺便到浙大签了合同,5月份就携妻带女回国上岗。
当时,何赛灵在瑞典还有一幢别墅。“我把它也卖掉了。当时回国也不去想许多,船到桥头自然直嘛!”何赛灵的两个女儿都出生在瑞典,但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原来,何赛灵夫妇俩在孩子刚刚咿呀学语时,就教她们说汉语。现在回国了,两个女儿和老师、朋友们的语言沟通没有任何问题。
回到国内,何赛灵对于团队的人员要求非常严格,可以有娱乐、休闲,但是不能虚度光阴。他表示,在国外的华人科技人员大都很勤奋,事业心很强,有一种打拼的精神,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持续干着。拿他自己来说,从学士到博士,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靠的就是勤奋和打拼。而作为中心主任,何赛灵自己始终保持踏踏实实搞学术和埋头苦干、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团队的每一个人。
同时,何赛灵非常重视团队凝聚力的提高,研究团队每年都举办圣诞迎新年晚会及议事年会,晚会的节目全部由团队成员自编、自导、自演,年会的议题也是由团队成员共同讨论形成;平时科研之余,除了各种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外,春游、秋游、素质拓展等大型的集体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每周各个研究小组还会进行组内人员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在何赛灵的倡议下,团队还成立了学生管理委员会及教师委员会。
学术为先
作为留学的优秀人员,何赛灵在科研上的成就非常突出。回国之前他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就已有约100篇。
此外,具有国际化科研背景的何赛灵还拥有良好的国际人际关系。来到浙大,他不仅带回世界一流的科研,更带回了一批科学家资源。他哥哥在加拿大国家科学院从事光通信研究工作,享有国际声誉,何赛灵便把他聘为兼职教授。美国、日本、瑞典和台湾地区等的20多名学者,在他的联络推动下也都成了浙大的编外教授。何赛灵开玩笑说:“这绝对是浙大很合理的投资,招我一个,带来一群。”而在该校光学工程的其他3位长江、求是“特聘教授”,也都是他先后引进和介绍到本学科的。
何赛灵觉得,一流的团队不仅要有一流的设备,更要有一流的教师和一流的学生。他要求团队的所有成员都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而整个团队表现出来的这种精神面貌更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的加入。在何赛灵和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中心有了硬件设施完善的实验大楼,有了500平方米的超净室,发展到今天,中心在国内本领域已经具有非常高的影响力。
近年来,何赛灵的中心与瑞典皇家工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和实验室,还与其他多个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实验室保持长期的密切合作,成功举办了多次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成功获得多项包括飞利浦、爱立信等公司资助的跨国研发项目,中心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何赛灵的团队正大踏步向国际一流迈进。
何赛灵是喜欢作科研的人,本人并不直接参与行政管理,行政工作由行政办公室及秘书处理。“中心的事情,只要这栋楼里还有其他人能解决、能处理,就用不着找我。”他把自己最大的精力都集中在学术上,从阅读文献到参加国际会议,他及时跟踪着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新的想法不断产生,课题组的讨论充满了激情和创新,研究工作进展得既顺利又成果显著。因此,何赛灵是一个全职的研究人员,并且他也非常乐于保持这种良好状态。
良苦用心换来的回报也是丰盛的。台湾交通大学光电系统计了2006年国内外部分著名高校,在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与美国光学学会出版的光学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何赛灵的团队该年在这些一流光学专业期刊上就发表了30多篇文章,在浙大光电系里占了很高的比重,甚至比国内某著名高校在这方面发表文章的总和还多。
何赛灵觉得: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有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和团队,要充分发挥大学高智力群体的创新精神,以先进的前瞻性研究为国家、社会的发展提供原创性技术。他和他的团队也正全身心地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着。
《科学时报》 (2008-12-2 B3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