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吕绍刚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08-10-11 11:52:37
评论:诺贝尔奖理应成为刺痛我们的标尺
 
每年十月的“诺贝尔季节”,对于国人来说,都是尴尬的。是啊,13亿人的偌大中国,选出一个科学家,与选出11个会踢足球的比肩——几十年过去了,依旧很难。
 
以文学奖为例,虽说其消费导向性日渐增强,很大程度上已由文学化转变为事件化,成为媒体热心追捧的对象,赌博公司开出的新把戏,出版社的方向标,好莱坞的新菜单。虽然,它往往裹挟着复杂的意识形态与“欧洲中心主义”的痕迹,但总体来说,评出来的都还是拿得出手的。去年的时候,王蒙先生说,诺贝尔奖并非文学的最高标尺。或许不是最高的,但终究是个标尺,依然可以成为我们当代文学一个参照系。
 
翻开近些年的获奖作品,无不表现政治、种族、民族、性别、身份认同等现代内容。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体是国际移民、流浪汉,或者来自弱小国家弱小民族。他们都以丰富的文化经验,穿透性的精神力量,优美精巧的构思,获得世界性的认同。返观中国当代文学,从文学的技法来说,许多作家都是可以得奖的。中国的作品,也不乏俯首底层的人文情怀,而唯独缺少仰望星空的超越性力量。
 
其实,文学奖是关乎精神建设的,听起来比较“阳春白雪”,倒是科技方面的,真是让人看到了差距。以邻国的日本为例,光这次就有四位获奖。其中,有两位纯粹是本土的,有的没有办过护照,从来没出过国,也不会说英语。
 
诺贝尔科技奖项,可以算得上当今世界最具公信力的选项之一,没真本事,根本忽悠不来。每个关心中国科教进步的人,很自然就会疑惑:政府每年的投入也不少,科研人员群体也不是不庞大,教授们也不是不努力,中国每年的论文数全球第八,拼命学英语的人更是遍地,为何总是无缘诺贝尔奖呢?
 
最后,我们的矛头都会指向高校僵化的量化评价方式,指向应试教育抹杀了人的个性。这些都是原因,但更重要是整个社会土壤的急功近利。在很多时候,我们考虑的首先是能创造多少效益,能快速转化成钱,基础学科因为其长线性,自然就相对弱势。
 
不仅如此,官本位思想深入社会的骨髓,也直接阻碍了自主创新。前一阵子,深圳大学一个处长职位,引得40余位教授的争抢。这样的现象其实并不鲜见。可悲的不是这些教授,而是我们的科研体制与社会价值体系。
 
改革开放初期,流传“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30年过去了,“脑体倒挂”的现状有所改观,但是“学而优则仕”的现实法则又“死灰复燃”。在很多地方,科教机构与机制日益衙门化、官僚化。一个普通的行政人员一句话,可能就左右一位科研人员的学术前途,而只要当上领导,就可以有更多的课题与经费,有更好的住房和待遇——在这种前提下,傻瓜都知道当官好。当最聪明的人都去做官了,谁来真正搞科研呢?
 
当许多科研人员被繁琐的事务和人际关系缠身,天天惦记着分房评职称,谈何自主,谈何创新?正如,一些老院士感叹,对于科学家来说,30-40岁最是出成果的时候,但当时没人给自己这种机会和条件,因为都是论资排辈。等熬到院士了,却已是白发苍苍,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的命运,在新一代的科学家身上,正在延续。
 
这样一个官本位的土壤不革除,这样一种陈旧的“排位学”不革除,中国的科技很难有突破性的发展,即使得到诺贝尔奖,也只可能是偶然现象。如果全社会真正以科学家为荣,崇尚“科教本位”,诺贝尔奖才能越来越近。否则,只会不断呈现人才“孔雀东南飞”,“生于淮南则为枳”的窘境。
 
诺贝尔奖理应成为一个标尺,一个刺痛我们并促使奋进革新的标尺,特别是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今天。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