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小鼠“苗条”基因为预防肥胖和糖尿病提供新路径
 作者:冯卫东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07-9-7 16:59:58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一种可让小鼠和果蝇保持“苗条”的基因也许可给人类防治肥胖和糖尿病提供新的路径。
 
这个称为脂肪二磷酸腺苷(adp)的基因,是50多年前由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生多安在研究果蝇的不孕性时发现的,当时,多安发现那些缺少adp基因的果蝇在饥饿和极度干燥的恶劣条件下仍能存活。
 
现在,以多安的工作为基础,研究人员将实验转向研究小鼠,并发现该基因在小鼠和果蝇内以相同的方式工作,这说明这个基因能够被保存下来,或者说它已从“低等动物”进化到“高等动物”。
 
研究人员发现,该基因似乎是一种调节基因,意即它能控制其它基因的活动。以不同方式对该基因进行处理,可使小鼠变胖或变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专家认为,它也可以在人体中如此这般地工作,因为人和老鼠都属于哺乳动物。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试图用“肥胖基因”假说来解释为什么人们很容易发胖。这个假说认为,经过长年累月的饥荒幸存下来的早期人类,应该是那些在贫瘠的条件下也能轻易储存脂肪的人,而肥胖可能是由基因变异以及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对于肥胖研究者来说,这个基因的发现是一个福音。
 
科研人员正在寻找美国西南部的比玛印第安人和澳大利亚的原住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极可能拥有该基因的突变体,因为他们在开始改为西方生活方式后,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升高。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科学家发现肿瘤抑制基因p53精微调控机制
《细胞-代谢》:遍尝美味不变胖 减肥高...
《英国皇家学会会报B》:自然选择“青睐...
《作物学报》:中国农科院专家发现抗小麦...
测序先锋Craig Venter完整测...
我国科学家发现抗小麦条锈病新基因
《自然-遗传学》:高粱不惧酸性土壤的基...
测序先锋Craig Venter完整测...
70后首进院士候选人名单 年轻人占半壁...
8月30日《自然》杂志精选
基金委公布07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
谁是优秀的科学家 H指数来预测
涂光炽:一位真正的学者
同济大学面向全球公开招聘7位院长
科学家首次发现与身高有关基因
月工资千元? 大学青年教师高收入是假相...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