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中欧澳首次跨越三大洲的实时VLBI实验获得成功
  来源: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发布时间:2007-9-5 15:46:50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8月28日,在西安举办的第24届亚太高级网络会议期间,中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射电望远镜进行首次跨越三个大洲的实时甚长基线干涉测量(e-VLBI)实验演示:即在观测的同时、实时传输数据和实时相关处理。演示实验持续了2个小时并得到了清晰的观测结果,标志着演示获得圆满成功。
 
在实验过程中,各观测台站将观测数据以每秒256兆比特(256Mbps)的速率送往位于荷兰的欧洲VLBI联合研究所(JIVE)数据处理中心。由于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站设备运行良好,而且网络链路稳定,所以将上海佘山观测站作为参考天线,和其他台站的时间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很好的结果。
 
e-VLBI技术是对传统的VLBI观测、数据记录,再进行事后传递和处理模式进行革命性的重大改进。这种技术非常适合观测短时标天文现象,比如超新星爆发和伽玛射线爆等。天文学家能够在天体爆发的间隙捕捉到稍纵即逝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研究强烈的宇宙现象非常重要,并能以此决定后继跟踪观测。也可以应用到对人造航天器进行实时的精密定轨中。e-VLBI技术应用将成为“VLBI2010”总体发展目标之一。
 
e-VLBI技术的主要难点之一是将巨量数据通过长距离宽带网络实时稳定传输。为了实现e-VLBI实验,2007年4月到8月,上海天文台VLBI实验室研究人员对佘山观测站到JIVE跨洲际高速宽带网络进行测试。在测试期间遇到了网络传输性能瓶颈问题,无法达到e-VLBI实验要求的256Mbps甚至更高的速度。为此VLBI实验室的工程师会同中国科技网与欧洲JIVE之间进行了数次网络传输测试工作,记录分析每段网络的性能,采用不同的网络传输协议,最终解决了网络传输性能瓶颈问题。之后,佘山观测站联合澳大利亚和欧洲的观测站进行了实际的e-VLBI观测试验,验证了演示实验的可行性。这些测试试验工作都为首次跨洲际e-VLBI科学实验奠定了基础。
 
中、欧、澳国际e-VLBI联合观测实验成功,为上海天文台和世界同步进一步开展e-VLBI新技术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开端,将为天文学的研究和航天事业的应用做出更多和更重要的贡献;同时也是VLBI研究领域和下一代互联网网络领域之间跨学科成功合作的典范。
 
E-mail推荐
相关新闻 当周新闻排行
“幸运成像”技术拍摄到史上最清晰星体照片
《科学》:美天文学家发现新恒星
美天文学家发现新恒星
美天文学家观测到幼年恒星系统的“倾盆大...
天文学家发现宇宙超级“空洞”
美国科学家成功拍摄到天王星环图像
《天体物理学杂志》:科学家观测到距离地...
日美天文学家发现正向热木星进化的太阳系...
2007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70后首进院士候选人名单 年轻人占半壁...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名单
抗议定价高昂 编辑揭竿而起 学术出版界...
网上热议一人包揽一期学术期刊现象
钱少工时长前途渺茫 美国生物学博士后面...
8月30日《自然》杂志精选
“海归博士”只有中专学历 诈骗企业37...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