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硕 杨红梅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9-4
选择字号:
国学文化是欧美国家的通识教育吗

 

■赵硕 杨红梅

传统意义上的国学主要是指以中国古典典籍为载体、表达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的学术体系。

我国的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国学也称为“中学”,大体说来国学教育产生于清末和民国时期的西学东渐运动,即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之后改称为“国学”。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再次掀起了国学文化教育的浪潮,如《论语》《大学》《孟子》《中庸》《诗经》《尚书》《礼记》《道德经》《唐诗》《宋词》等均进入了国学文化课堂。在中小学层面上,国学文化全面成为通识教育的必修课程,在我国高校国学文化不但成为通识教育的必修课程,而且部分课程是以双语教育呈现出来,起到了“中学西渐”的效果。

相比于我国的国学文化通识教育,欧美国家也有自己的一套国学文化教育体系,对于西方文明的传承起到了贯通作用。

美国国学文化教育

美国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是融入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尤其是在大学教育里,国学文化占有相当的比重。

美国的国学文化包括了宗教神学和世俗文化两类,宗教神学主要受欧洲基督教的影响,在各类学校主要是大学里开设了神学研究的学位课程。如著名的福乐神学院在校学生超过了3000人,学生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主要开设了神学硕士、教牧学博士、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等学位课程。

不仅如此,美国私立大学也开设有神学课程,传承神学教育,如位于佐治亚州的卢瑟赖斯神学院,在基督教研究领域都开设了学士学位、硕士学位以及博士学位课程,其在线神学课程在全美闻名遐迩。

全美著名的几所世界知名大学里也设有神学院,开设的课程涵盖了圣经、历史、牧师和比较文化研究,如哈佛大学神学院、耶鲁大学神学院、普林斯顿神学院、杜克大学神学院均在美国和世界享有盛誉。以哈佛大学神学院为例,自1816年建校以来,其开设的神学通识教育课程主要介绍神学理论,并且相应地扩充神学理论的知识与理解,寻求在学术与教育层次实现两方面的突破,同时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医学、法律与公共管理等诸行业的就业知识。

美国国学文化教育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则是世俗文化,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世俗文化教育主要来自于各国的移民文化,主要是欧洲文化,当然也不乏亚洲、拉美文化。西方的人文经典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希罗多德的《历史》和马克思的《资本论》等都被美国人当作国学文化进行通识教育,如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等都将其作为经典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而且美国大学国学文化课程倡导使用原版语言和英语的双语教育,也就是国学双语教育,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希罗多德的《历史》课程采用希腊语和英语的双语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则采用德语和英语的双语学习,使学生既了解了西方经典文化又习得了语言,实现了国学文化与语言教育的对接。

英国国学文化教育

英国的国学文化教育处处弥漫着莎士比亚氛围,1988年,英国教育界就将“莎士比亚教育”写进国家通识课程,规定英国K12教育(即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融入莎士比亚文化。从英国K12教育的培养方案可以看出,培养情感成熟和灵魂富有的人才是英国国学文化教育的出发点。在英国,莎士比亚文化也是各大学开设最多的通识课程,使得“莎学”成为世界上具有影响的“显学”,相当于我国的儒家、墨家学说思想。

莎士比亚国学文化教育主要包括他的37部戏剧和154首十四行诗,目前涵盖了英国K12教育、大学教育的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英国王室为了推广莎士比亚文化教育,国王爱德华六世早在1553年就颁令重建莎士比亚学校,即莎士比亚的母校,后成为英国国学文化教育的中心。英国教育标准局在每年的考评中都将其评为全英最好的公立学校之一,几个世纪以来,向牛津、剑桥、哈佛、耶鲁、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经学院等全球知名大学输送了大批毕业生。另外,按照英国教育部2014年的教学大纲要求,英国K12教育中,11~14岁的学生至少需要读两本以上的莎士比亚著作,可见莎士比亚国学文化教育已经成为英国国学文化的通识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月,英国文化委员会与未来学习慕课平台合作开设了莎士比亚国学文化的线上课程,如华威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等的莎士比亚文化课程网站,以供不同程度的学习者进行线上学习,这也意味着英国将其莎士比亚国学文化推广到世界范围。

法国国学教育

法国的国学思想可以说对欧美国家和世界文化的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如诞生于17到18世纪的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孟德斯鸠的哲学思想、卢梭的启蒙思想等均成为建构西方现代思想和文化的重要支柱,也成为法国的国学文化思想。

2005年,法国颁布了《学校教育未来导向法》,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国学思想文化,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够理解并学习到身为法兰西共和国公民所必须共同享有的精神和文化价值。法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呈现出精英主义教育的模式,因此,法国的国学教育没有统一的国家教材,学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大纲自主选择课本,主要是16到20世纪的法国经典文学和哲学作品,如巴尔扎克、雨果、拉封丹、拉伯雷等的经典小说、诗歌和戏剧都是法国中学教师热衷选择的教材。

欧洲博洛尼亚进程中,法国大学实行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体系,国学通识教育主要体现在“3+2”模式阶段,即本科和硕士阶段,要求学生全方位发展,学习不同的学科门类,包括法国的国学文化。如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的巴黎大学不但将法国国学列为通识教育,而且将汉学也列为通识教育课程,起到了海纳百川的效果。

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是法国精英教育的代表,每年只招收约200名学生,其教育宗旨是“优秀的思维方式”与“优秀的教育机制”相结合,因此法国国学文化教育在其18世纪建校之初就体现出来了,成为法国职业教师的必备素质。自欧洲中世纪以来,法国文化所呈现出来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思潮以及古典主义和启蒙学说早已成为法国国学教育的标志,对传承高卢精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德国国学文化教育

德国国学文化历史悠久,18世纪的德国古典文学将启蒙运动带入一个新的阶段,如歌德、席勒、海涅等人的文学作品以及康德、尼采、黑格尔、马克思、维特根斯坦等的哲学思想均融入成为德国国学文化。再加上德国人酷爱读书,超过70%的德国人热爱读书,一半以上的德国人会定期买书,30%的德国人每天读书,这些都为德国国学文化教育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德国大学的国学通识教育在低年级分为选修和必修课两种,在高年级则为研讨课的形式,如洪堡大学、海德堡大学、弗莱堡大学的经典哲学课程均采用分段选修。不仅如此,德国的理工科大学也十分注重工科学生的国学通识教育,通常将专业面试和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结合起来,以此达到继承德国传统国学文化的目的。德国大学开展国学文化通识教育,就是要打通文理之间的差异,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全面型人才培养。

西班牙国学教育

16、17世纪的西班牙“黄金时代”不仅塑造了不朽的“堂吉诃德”形象,而且在几个世纪的发展中,逐渐成为西班牙的国学文化。随着16世纪西班牙成为称霸于欧、美两大洲的“无敌王国”,西班牙诞生了伟大的塞万提斯和他的文学作品《堂吉诃德》。从2002年全球54个国家的100位著名作家投票评选出百部世界文坛名著的结果可以看出,《堂吉诃德》以50%的得票率高居榜首,遥遥领先于其他作品,由此可见它在西方文坛的地位和影响,由此奠定了《堂吉诃德》在西班牙国学教育的地位。

西班牙中小学教育是由17个自治区独立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但是语文课的教学大纲无一例外地将《堂吉诃德》列为中小学通识教育类课程,是中小学生学习西班牙语的必备教育内容,这也说明了西班牙国学教育与塞万提斯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而在高等教育阶段,西班牙各知名大学更是将《堂吉诃德》列入很多学科的经典必修课程,如巴塞罗那大学、巴塞罗那自治大学、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庞培法布拉大学等都在语言学专业、文学专业、翻译专业、地理历史专业、艺术专业开设有《堂吉诃德》阅读和研讨课程,同时吸引了大量其它专业的学生选修《堂吉诃德》课程,可见其对西班牙大学教育的影响力。

由此可见,国学文化不但是欧美国家的通识教育,而且业已成为欧美国家传承经典的重要手段。相比欧美国家,我国的国学文化历史更为悠久,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充分体现了国学教育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中学西渐”的复兴,我国的国学教育逐渐转变成为国学双语教育,2018年5月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国学双语研究的正式启航,随后又相继成立了福建漳州南山书院国学双语研习基地和西安文理学院国学双语研习基地。2019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拟推荐书目》,上海大学教授赵彦春翻译的五种国学经典英译系列书籍入选其中,充分说明国学双语教育已陆续进入我国中小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并在一部分高等院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中开始了试点。未来的国学双语教育不但要传承文化经典,而且还应在“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分别系西安文理学院特聘教授、西安文理学院教授。本文为西安文理学院国学双语研习基地阶段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报》 (2019-09-04 第7版 海外)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